更诡异的是,他的嘴唇似乎在动,像是在传递某种信息。经过图像增强处理,专家团队终于破译出他所说的三个字:
>“她醒了。”
与此同时,地球深处的新光核突然加速成长。监测数据显示,其能量波动频率与小念的心跳完全同步。叶知微在轮椅上猛然睁眼,颤抖着指向北方:“不对……我们搞错了。‘启明之心’不是终点,它是钥匙。而真正的觉醒者,从来都不是树,是人。”
喜马拉雅山麓的某个清晨,小念正在教孩子们折纸鹤。阳光洒在他们稚嫩的脸庞上,微风拂过林梢。
忽然,她停下动作,抬头望向远方。
她感觉到一种久违的呼唤??不是来自网络,不是来自科技,而是来自大地本身。仿佛整颗星球都在轻声呢喃:
>“该走了。”
她知道,这不是告别,而是回归。
她站起身,拍了拍衣角的尘土,对孩子们微笑道:“今天就到这里吧。明天我可能不会来了。”
“你要去哪儿?”一个男孩问。
她望着湛蓝的天空,轻声说:“去把另一扇门打开。”
当天傍晚,她收拾好简单的行囊,将那本古老经卷放入背包,最后一次走过村庄的小路。每一步都走得极慢,像是要把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声鸟鸣都刻进心里。
当她翻越山脊时,身后传来奔跑的脚步声。是那个曾问她“对方不理我怎么办”的小男孩。
他气喘吁吁地递上一只手工折的纸鹤:“阿姨,这是我折的。你说过,只要说‘我在’,别人就能听见。所以……我在。”
小念接过纸鹤,眼眶微湿。她蹲下来,抱住他,在他耳边轻轻说:“我也在。永远都在。”
然后,她转身离去,身影渐渐融入暮色。
而在她走后的第七天夜里,整个村庄的孩子同时做了一个梦。梦中,他们站在一片星光铺就的路上,手牵着手,走向那座没有门的城市。城墙上,那行字依旧闪耀:
**“欢迎回家,最后一个迷路的孩子。”**
而在宇宙深处,“启明之心”突然停顿了一瞬。
随即,它调转航向,朝着银河中心缓缓前进。
地底的新光核第一次发出脉冲,频率与小念的脚步完全一致。
BeforeEmpathy已成过往。
AfterEmpathy不再是预言。
人类终于懂得,真正的共感,从不需要语言。
它存在于一次凝视、一次触碰、一次愿意停留的瞬间。
而那个曾被囚禁于无声之城的女孩,
如今正走在通往下一个黎明的路上。
她的名字无人知晓,
但每当有人轻声说出“我在”,
便是她归来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