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章
杨志才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忧色:“王爷,如此一来,我们虽有不少存粮,但若长期被困,只怕。。。。。。”
武镇南抬起手,打断了他的话,眼中闪烁着老谋深算的光芒:
“本王知道你的顾虑,但如今态势,再派小队出去,不过是给岳鹏举送战绩,徒增伤亡罢了。”
“吴承安想断我粮道,扰我军心,我偏不让他如意!我们就依托这居庸关天险,和他乾军耗下去!”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嘲讽和笃定:“你可别忘了,大乾朝廷只给了吴承安两个月的时间!”
“如今已过去不少时日。他若不能在期限内攻下此关,按照大乾军法,会是什么下场?”
“嘿嘿,本王就稳坐在这关城之内,看着他两个月后攻城无功,如何被他的朝廷问罪拿下!”
“届时,军心涣散,便是我军反击之时!”
杨志才恍然大悟,连忙躬身:“王爷深谋远虑,属下不及!我这就去传令,将所有小队撤回!”
武镇南微微颔首,疲惫地闭上了眼睛,挥了挥手。
杨志才会意,悄无声息地退出了房间。
居庸关内外,两位年轻的统帅,一位老谋深算的军神,都在为接下来的决战,进行着各自的谋划与准备。
关城依旧巍然屹立,但空气之中,已然弥漫起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息。
二十天,仿佛一个关键的节点,悬在所有人的心头。
当大坤兵马将所有在外筹粮的小队尽数撤回居庸关内的消息传到耳中时,吴承安正站在沙盘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代表关墙的木制模型。
他动作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随即对亲兵下令:“击鼓聚将!”
低沉而急促的鼓声很快在中军大营回荡。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马肃、赵毅、岳鹏举、雷狂,以及新近收编的杨兴、狄雄、罗威等将领便已齐聚帅帐。
众人盔甲鲜明,神色肃然,目光齐刷刷落在主位上的年轻统帅身上。
吴承安没有赘言,直接将探马回报的消息告知众将:
“刚得到确切消息,武镇南已下令,所有在外搜刮粮草的小队,均已撤回居庸关。”
帐内先是静默一瞬,随即几位将领脸上露出不同的神色。
老成持重的马肃率先开口,他捋了捋颔下短须,语气带着一丝宽慰:
“如此甚好!这些时日,这些大坤兵卒在关外村庄肆虐,强征硬抢,百姓苦不堪言。”
“如今他们缩回关内,附近的多亲总算能喘口气,稍得安宁了。”
他身为宿将,深知兵祸连结下黎民百姓的艰辛。
岳鹏举却微微蹙眉,他上前一步,年轻的脸庞上带着超越年龄的沉稳与谨慎:
“将军,武镇南此举,意在坚壁清野,固守待援,或是等待我军师老兵疲,更或是等待朝廷给我们的两月之期到来。”
“他这是打定了主意,要凭藉居庸关天险,与我们耗下去。”
“接下来,我军该如何应对?是继续寻隙挑战,还是另做打算?”
他目光炯炯,直接问到了关键之处。
昨夜他亲自率队剿杀,深知那些筹粮小队虽看似分散,实则组织有序,如今对方主动全面收缩,绝非怯战,而是更具战略意图的部署。
吴承安赞许地看了岳鹏举一眼,随即目光扫过帐内每一位将领,声音清晰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