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章
那传讯兵远远看到吴承安的旗帜,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
冲到近前,利落地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封火漆密信,气喘吁吁地高声道:
“禀将军!马肃将军、岳鹏举将军命小人星夜来报!”
“昨日至今,居庸关内大坤兵马毫无动静,关门紧闭,未见一兵一卒出关!武镇南。。。。。。他按兵不动了!”
吴承安接过密信,迅速拆开,目光飞快地扫过上面马肃和岳鹏举联名书写的详细军报。
上面不仅确认了武镇南未有出击意图,还提及了他们已据此调整部署,加强了营寨四周的警戒与巡逻密度。
尤其是夜间,更是增设暗哨,多派游骑,严防死守,绝不给敌人任何可乘之机。
看到这里,吴承安一直悬着的心,才算是彻底落回了实处。
他缓缓卷起密信,紧抿的唇角终于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勾勒出一抹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笑意。
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如释重负又带着些许自得的锐芒。
“好!好一个武镇南!果然生性多疑,用兵求稳!”
他低声自语,声音中带着棋手看透对手步调后的从容。
他故意大张旗鼓,甚至带着看似重要的车队离开军营,
这番举动看似鲁莽,实则是他精心设计的一步险棋。
其核心目的,并非真的要诱敌出关决战——他深知在攻城器械未到位的情况下,即便野战获胜,也难以迅速拿下雄关。
他真正的意图,正是要吸引武镇南的全部注意力,将对方的思路引向引蛇出洞这个看似最合理的推测上去。
武镇南用兵谨慎,越是看到不同寻常的举动,越是会深思熟虑,担心其中有诈。
吴承安正是利用了这位老将的思维定式,反其道而行之,用一场公开的表演,成功地将陷阱这个概念,牢牢植入了对方的脑海。
如此一来,武镇南为了避免中伏,反而会更加坚定地执行其固守待援、拖延时间的战略。
而这,恰恰为吴承安前往蓟城督造器械,争取到了最关键、也是最宝贵的时间窗口!
“岳鹏举和马肃做得很好,审时度势,应对得当。”
吴承安对身边的亲兵队长赞许道,随即目光再次投向那名风尘仆仆的传讯兵,神色转为严肃:
“你即刻返回大营,告知马肃、岳鹏举及诸位将军,武镇南虽暂未动,然其人心思深沉,不可不防。
我军仍需外松内紧,加强戒备,绝不可因敌不动而有丝毫懈怠大意!
哨探、巡逻需倍加谨慎,尤其要提防大坤细作窥探我军虚实,一切等我从蓟城归来再行定夺!”
“是!小人明白!”
传讯兵抱拳领命,接过吴承安递回的回执,再次翻身上马,调转马头。
如同来时一样,沿着官道向着居庸关方向疾驰而去,身影很快消失在扬起的尘土之中。
目送传讯兵离去,吴承安脸上的最后一丝顾虑也烟消云散。
接下来,就看韩永福是否会能将攻城器械打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