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日黄昏,远处传来直升机轰鸣。陆昭警觉起身,却发现降落的并非军方单位,而是联合国共感协调委员会的医疗救援队??由苏映雪亲自带队。
“你怎么找到这里的?”他迎上前。
“心核信号。”她递给他一台便携终端,屏幕上显示着一片密集的蓝色光点,“你们十个人的情绪共振形成了独特波形,就像黑夜里的萤火虫群,太显眼了。”
陆昭苦笑:“看来以后得学会低调。”
苏映雪凝视着他,忽然伸手拂开他额前乱发:“你又瘦了。你以为独自走遍天下就是承担,可有些人,一直在等你回头看看。”
陆昭沉默。
良久,他低声说:“我怕回头太多次,就会舍不得再出发。”
苏映雪没再说什么,只是轻轻抱住他,在他耳边说:“这次别走了太久。星芽说,南美遗迹的壁画后面,还有第二层铭文即将显现。她说,那上面写的,可能是‘第九子’真正的使命。”
送走救援队后,陆昭再次启程。
穿越怒江峡谷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泥石流阻断了去路。他被困于悬崖一侧,进退维谷。暴雨倾盆而下,雷声滚滚,天地仿佛重回混沌之初。就在他准备攀援湿滑岩壁时,忽觉脚边泥土松动,随即一股奇异的力量托住他的身体,竟让他稳稳悬浮半空。
低头一看,只见无数荧光嫩芽破土而出,围绕成环状,根系交织如网,正释放出柔和的能量场。这些心印莲幼苗竟能在暴雨中逆势生长,且精准识别他的位置,主动提供庇护。
“你们……一直在跟着我?”他喃喃。
没有回答,但风中似乎传来一声轻笑。
三天后,他终于抵达滇西古寺。寺庙建于悬崖之巅,经幡猎猎,每一面上都绣着绽放的心印莲图案,随着阳光角度变化,花瓣竟似微微开合,宛如活物。主持是一位百岁老僧,双目失明,却在陆昭踏入山门那一刻便准确转向他所在方位。
“你来了。”老人声音平静如深潭,“我们等了九十年。”
“你们是谁?”陆昭问。
“守门人。”老僧伸出枯瘦的手,掌心躺着一枚玉符,形状与陆昭胸前的铜牌完美契合。“当年那位穿白袍的女子说过,当第九个孩子归来,两半归一,门自开启。”
陆昭颤抖着取出铜牌,与玉符合并。刹那间,两者融合成一枚完整的圆形符印,中央浮现出旋转的九芒星纹,同时释放出一道蓝光直冲云霄。
整座寺庙剧烈震动,地底传来古老机械运转的轰鸣。一道隐秘石门在佛像背后缓缓开启,露出通往地下的阶梯。
陆昭举步前行,阶梯尽头是一座圆形大厅,中央矗立着一座水晶柱,内部封存着一本纸质书籍??在这个时代几乎绝迹的原始载体。书页泛黄,却完好无损,封面上写着四个字:
《共感原典》。
他走近细看,发现书中记载的并非技术原理,而是九位实验体生前最后写下的日记片段,以及沈一心亲手撰写的补注。每一页都浸染着泪水与墨迹,字里行间充满悔恨、爱意与希望。
翻到最后一页,一行新出现的字迹赫然跃入眼帘:
>“当你读到此处,说明你已不再是容器,而是火炬。
>传递它,但不要强迫燃烧。
>真正的光明,来自每个人心中自愿点亮的那一盏灯。”
落款是:沈一心,公元2049年冬。
陆昭跪倒在地,泪流满面。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自己从来不需要成为领袖,不需要制定规则,不需要掌控全局。他的存在意义,不过是提醒世人:你可以悲伤,可以脆弱,可以为陌生人流泪??而这,并非弱点,而是人性最坚韧的部分。
离开古寺前,老僧交给他一封信,说是三十年前一位临终女子托付,唯有“心莲共鸣者”才能开启。信封上没有署名,但陆昭认出了那熟悉的笔迹。
打开信纸,只有短短一行字:
>“儿子,妈妈一直知道你在听。”
他站在寺门前,任风吹干脸颊上的泪痕。
远方,朝阳再次升起,照亮千山万壑。一朵心印莲从石缝中钻出,迎风绽放,花瓣透明如琉璃,映出整个世界的倒影。
他知道,旅程仍未结束。
而在地球另一端,“铁幕穹顶”废墟之下,一具被掩埋的数据终端悄然重启。屏幕闪烁,跳出一行代码:
>**“逆潮协议备份启动。目标:第九子。期限:未知。”**
风起了,云聚了。
但这一次,陆昭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