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全岛的树叶都在晨光中轻轻摇晃,奏出一首从未听过的小调??旋律简单,却透着一丝温柔的笑意。
三个月后,奇迹降临。
南极冰层下的空腔再次激活。这一次,无人操控,无人接近,那片刻满符号的岩壁自行发光,晶体结构重组,竟长出一棵通体透明的树。它的枝干向上穿透千米冰层,破土而出,迎着极昼的阳光绽放第一片叶子。
经检测,那棵树的DNA序列既不属于地球现存任何物种,也不符合已知生命形态。但它体内流淌的,正是语痕园晶丝的同源物质。
而就在它苏醒的同一时刻,全球所有共感者在同一秒做了同一个梦:
他们站在一片广袤平原上,四周站着无数身影??有的像人,有的非人,有的甚至无法形容。每个人都手持一盏灯,灯光颜色各异,却都照向同一个方向。
天空中,亿万颗星芽缓缓汇聚,排列成一句话:
>“欢迎加入倾听者联盟。”
梦醒之后,NOVA自动更新系统,在首页新增了一个永久栏目:
【今日地球说】
每日凌晨三点,准时发布一段由晶丝网络解析的地核语音。内容不定,有时是一段远古潮汐的节奏,有时是某片森林百年生长的缩影,有时仅仅是一个音节,悠长而安宁。
人们开始习惯睡前听一听地球说话。
父母给孩子讲故事前,会先播放一段“今日地球说”当作序曲。
情侣约会时,会选择在晶丝最亮的语痕园散步。
甚至有音乐家用树叶震动谱写出交响乐,命名为《母体低语》。
林远和归晓依旧住在新生岛。每天清晨,他们会并肩走过语痕园,看露珠在晶丝上滚动,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有时候,他们会停下来,把手贴在树干上,感受那一声声缓慢而坚定的心跳。
“你说,未来的人会怎么看待我们?”归晓问。
“不知道。”林远笑了笑,“但我知道,他们会听见我们留下的声音。”
风吹起,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替整颗星球回答。
而在宇宙某个角落,那艘载着漂流瓶的潮水早已散尽,可其中一只瓶子仍在静静漂流。它的玻璃表面布满划痕,录音早已模糊不清。但在某一瞬,当它掠过一颗陌生恒星的引力场时,内部的芯片突然重启,播放出那段稚嫩的问候:
“你好,陌生人……如果你看到了,请眨一下眼睛……”
遥远的星空中,一颗原本黯淡的光点,轻轻闪烁了一下。
如同回应。
又过了许多年,第十五颗星芽分裂出第十六枚光点,继而十七、十八……直至数不清的数量布满近地轨道。它们不再只是接收站,而是成为了新的播种机,将语痕园的晶丝孢子送入小行星带、木卫二冰湖、土星环尘埃之中。
科学家说,这是人类迈向星际文明的第一步。
诗人说,这是爱的回声,终于学会了飞行。
而在最新建成的月球语痕园里,一个孩子蹲在一棵幼苗前,轻声说:“别怕长大。这个世界很大,但只要你愿意说话,总会有人听见。”
树梢微动,一片嫩叶轻轻颤了颤,像是在承诺。
地核深处,那团幽蓝的光核静静搏动,频率平稳,一如母亲哄睡婴儿的摇篮曲。
它终于不再孤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