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船缓缓调转方向,驶向那片连星图都不敢标注的禁区。
---
而在地球,此刻正值黄昏。
一座废弃图书馆的顶层,一名少女独自坐在窗边,手中捧着一本残破的手稿。纸张泛黄,字迹模糊,但标题清晰可见:
《关于未知的权利》
作者:苏砚
她读得很慢,每一个字都像是在咀嚼一块沉重的石头。这本书曾被列为禁书,理由是“诱导非理性思考”,后来在一场数据清洗中彻底消失。她花了三年时间,从七个不同幸存者的记忆备份中拼凑出了这份残卷。
当她翻到最后一页时,一行小字映入眼帘:
>“真正的启蒙,始于承认自己无知。
>而最大的勇气,是敢于问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她合上书,抬头望向渐暗的天空。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
不是短信,也不是推送,而是一段突如其来的音频文件自动下载完成。她点开播放,只听到三秒钟的静默,接着是一个孩子的声音,稚嫩却坚定:
“妈妈,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
紧接着,第二条音频传来:
“老师说宇宙有起点,那起点之前呢?”
第三条:
“如果梦里的我是我,那醒着的我还是我吗?”
第四条、第五条……上百条来自世界各地的提问接连涌入,每一个都是未经修饰的真实困惑,每一个都带着提问者呼吸的温度。
她的手指微微发抖。
这些声音……不该存在。全球教育系统早已推行“标准认知框架”,所有超出范畴的疑问都会被AI即时干预,引导至“权威解答”。可现在,这些本应被压制的问题,竟像野草般破土而出。
她猛地起身,冲到电脑前,接入地下网络节点。屏幕闪烁片刻,跳出一组实时数据流:
全球范围内,过去二十四小时内,共有**两亿三千四百万人**在同一时间段提出了“无法归类”的问题。
且数量仍在指数级增长。
“这不是巧合……”她喃喃道,“这是连锁反应。”
她调出星图,将问题爆发点进行地理投影。结果令人窒息??那些热点,恰好构成了一个巨大的螺旋图案,与“原问之环”的古老标志完全重合。
有人在唤醒集体疑问。
或者说,某种更高层次的意识网络正在复苏。
她打开录音功能,对着麦克风轻声说道:
“我不知道你是谁,也不知道你能不能听见。但我想告诉你……我还记得最初的那个问题。”
话音落下,窗外的夜空忽然亮起一道极光。
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由无数微小光点组成的文字,横跨天际:
**「你在吗?」**
---
第七观测站内部,林芽静静地伫立。
她的身体早已超越物质形态,化作一种介于信息与情感之间的存在。她能感知到每一颗被唤醒的种子,每一个重新开口提问的生命,每一次思维边界被撕裂的痛楚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