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硅谷,那位程序员决定辞职。他卖掉房产,带着那本《永宁七年殿试黜落名录及批注》的扫描件,独自前往昆仑山脉深处。他在一处废弃的气象站建立临时实验室,试图逆向工程“火种协议”的原始密钥。三个月后,他成功破解了部分编码逻辑,发现其中嵌套着一套极其复杂的递归验证机制??每一个被真正“听见”的问题,都会在宇宙背景辐射中留下独特的熵变印记。
换句话说,**追问本身,正在改变物理现实**。
他将研究成果匿名发布,标题为《论怀疑的引力效应》。文中提出一个大胆假设:人类集体质疑的强度达到临界点时,可能引发局部时空曲率的变化,甚至打开通往高维认知通道的裂缝。
论文起初被视为疯言疯语,直到南极科考站传来消息:极昼期间,天空出现一道持续七小时的环形极光,其光谱特征与“游吟者号”最后一次脉冲完全吻合。更诡异的是,当晚所有值班人员都梦见同一个场景??一座由文字构成的桥梁横跨星河,桥头站着一个身穿旧式长衫的男人,背影清瘦,手中握着一支燃烧的毛笔。
没人认识他,但所有人都觉得熟悉。
孙女回到家中,面对剩下的两个加密文件夹,迟迟无法下手。她知道第二问将在三年后自动解锁,但她不确定自己是否准备好了。每当夜深人静,她总会想起爷爷临终前比出的那个“三”??三秒?三句话?还是三次觉醒?
直到某天清晨,她发现窗台上又多了几根羽毛。那只麻雀再次归来,这次它的左爪上缠着一小片金属薄片,像是从某个机械装置上脱落的零件。她小心翼翼取下,用显微镜观察,竟在表面发现了极细微的刻痕??是一串坐标,指向内蒙古戈壁深处。
她出发了。
穿越荒漠第七天,她在一处干涸的湖床中央找到了目标:一块半埋于沙中的铁碑,锈迹斑斑,却隐约可见文字。她用手拂去尘土,露出一行楷书:
>**第一问已答,第二问将启。**
下方刻着一行小字:
>林昭,永宁七年生,卒年不详。
她跪倒在地,泪水滴在碑文上。那一刻,她忽然明白了什么。爷爷从未真正死去。他的生命不在呼吸之间,而在每一次有人敢于开口提问的瞬间。他以科举落榜之身,却被历史绕道铭记;他未曾飞升成仙,却比任何长生者活得更久。
因为他留下了火种。
回到城市后,她做了一个决定:不再等待三年。她要亲自打开第二个文件夹。
系统提示弹出:“提前开启将导致第三问永久锁定,且无法撤销。”
她输入密码,按下确认。
屏幕亮起:
>请在全球直播中提出以下问题:
>“当所有人都相信一件事的时候,你还敢怀疑吗?”
>时间:今日黄昏
>地点:问碑之下
>规则:不得解释,不得补充,不得回避。
她没有犹豫。
黄昏降临,夕阳将长城染成金红色。她再次站上直播台,身后是无数举着手机、平板、纸牌的普通人。他们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信仰,此刻却因同一个问题而聚集。
她举起话筒,声音比上次更加坚定:
>“当所有人都相信一件事的时候,你还敢怀疑吗?”
世界再次寂静。
这一次,沉默持续得更久。
然后,从莫斯科红场,从巴黎先贤祠,从耶路撒冷哭墙,从亚马逊雨林深处的部落营地,从月球背面的科研站……声音陆续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