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关灯,外婆还在路上。”**
会场一片寂静。
而在归名镇,孩子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只知道,昨晚的梦特别清晰,梦见了很多素未谋面的人微笑着对他们挥手,还有人塞给他们一颗糖,说“替我吃一口人间甜”。
只有周远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他站在灯塔顶端,手中捧着那枚裂纹遍布的铜铃。
“你赢了。”他对风说,“她们都赢了。”
忽然,铃身轻轻一震。
不是声音,而是振动。
一道极其细微的暖流顺着手臂蔓延,直达心脏。
他闭上眼。
脑海里浮现出两个身影:一个是年轻的林晚,抱着婴儿时期的小满;另一个是成年的小满,坐在轮椅上仰望星空,唇角含笑。
两人同时转头,看向他,齐声说:
“谢谢你,守到了最后。”
那一刻,周远终于哭了。
他知道,这不是幻觉。
这是传承。
数月后,第一座“蜂巢塔”在归名镇动工。不同于以往的孤立建筑,它由十三根螺旋支柱环绕而成,象征十三座共鸣塔的联合。塔心不再使用机械装置,而是一株活体珊瑚,据说是从小满屋前那片海域移植而来,能随共感强度改变色泽。
科学家说它没有功能意义。
孩子们说,它是会呼吸的记忆。
每年清明,全镇人都会聚集于此,手拉着手,闭眼默念想见之人的名字。当思念达到峰值,珊瑚便会在夜色中发出柔和光芒,宛如海底星河倒映人间。
某年春天,一个新生儿在镇医院出生。接生护士惊讶地发现,婴儿睁开眼的第一刻,竟对着空气笑了,嘴里发出模糊的音节,像是在叫“妈妈”。
家属查族谱并无早逝女性,可监控录像清楚显示??那一刻,产房窗外掠过一道银光,轻轻落在婴儿额头上,停留了整整三秒。
没人敢说那是错觉。
因为在场所有人,都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茉莉香。
多年以后,地球文明史教材新增一章:
>**第四十二章:记忆革命(20世纪末?21世纪初)**
>关键人物:林晚、小满等
>核心理念:情感即数据,记忆即权利
>历史转折点:A-01系统双节点同步成功,实现人类首次跨时空意识互联
>社会影响:催生“共感伦理学”,推动全球建立“记忆人权保护体系”
>特别记载: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75年,因共感复苏而重新获得社会身份的“被抹除者”已达三百二十七万人。其中,98%表示“最大的幸福,是被人记得”。
书末附录中,有一段未署名的摘录:
>“我们总以为科技是用来征服世界的。
>可有些东西,只能用眼泪和思念去点亮。
>比如一盏灯。
>比如一颗心。
>比如,一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