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同时看着资料的第五页,那里好像写着合宿小组的规则。
“要构成一个小组,人数上有规定下限及上限,在十个左右上下浮动,人数是以年级与男女分开后的总人数算出,全年级的男女生各分为六组。”
“我想你们都已经知道,按照男女组成六组,就代表着要在混入别班学生的情况下成立小组。然后,在林间学校的期间,必须以小组形式度过特别考试。意思就是你们要同舟共济。”
“至于小组人数多比较好,还是人数少比较好。那会对我接着要说明的『结果』项目带来重大影响。”
“关于学校会如何要求特别考试的结果,那将以林间学校最后一天举行的综合考试来决定。粗略的考试内容,就记载在资料的第七页,分别为“道德”、“精神锻炼”、“规律”、“自主性”。”
“决定组员极为重要。六个小组都必须齐心熬过一个星期的合宿。不论有什么理由,都不能中途脱离小组以及更换成员。如果学生因为生病或受伤而脱队,你们要填补那个空缺,就必须当作『组内仍存在着那名学生』来做出应对。”
“一年级中创完六个小组后,会和同时成立小组的二年级、三年级生会合。总之,也就是最后会完成一年级生到三年级生加起来大约三十人到四十五人构成的六个大组。”
被告知这事实后,车里就笼罩着一股异样的气氛。
“简单来说,把同年级成立的组别想成是小组,全年级成立的组别想成是大组,应该就可以了吧。”
同年级成立的六组,每一个都是“小组”,小组会跟二年级、三年级的组别会合,最终形成六个“大组”。
“关键的结果,将以分成六大组的全体成员考试『平均分数』做出评价。也就是说,其他年级的好坏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总之,学校会从四十人左右构成的大组所有人中算出平均分数。
按照平均分数的高低,不同组别将按排名获得不同的个人点数和班级点数,但是排名切半的后几名都将是扣除。
“接着──最后一名的大组,将有重大的惩罚。”
“惩罚?……该不会……”
“没错。就是‘退学’。”
惩罚的部分暴露出来了,但大家已经开始对惩罚本身不太惊讶。
“话虽如此,也不是要把最后一名大组的所有人都退学。因为要是做出那种事的话,就会一口气有四十名左右的学生退学了。至于会不会退学,标准是只限小组平均分数低于校方准备的平均分数门槛。”
虽然构造有点麻烦,但综合名次是以大组平均分数为基础算出。不过在决定退学时,小组的平均分数就会成为参考。
“低于及格标准时,小组的『负责人』就要退学。”
“那名负责人会怎么决定呢?”
“会请你们先在小组内讨论,选出负责人。只会是那样。”
“那种职位说不定会被退学,谁会自愿当负责人啊。”
会有多少学生积极提出让自己来担任呢。
“那也会有庞大的好处。机制是与负责人同班的学生,报酬会变成两倍。”
“……两倍吗?”至今为止都没出声的堀北吃惊地嘟哝着。
“以上说明结束。有疑问的话,就给你们问吧。”
平田马上就举起了手。
“如果出现退学者……请问有补救方式吗?”
“退学就是退学,哪会有什么办法。”须藤抛出了这种话,但平田予以否定。
“应该不会那样。实际上,须藤同学就曾经被茶柱老师说过得退学。但就像你因为堀北同学的机智而得救那样,如果没留下什么办法的话,那就奇怪了。”平田这种猜测是正确的。
茶柱露出笑容回答他:
“答对了。作为留下来的最终手段,你们也是可以使用个人点数购买『取消退学』,但代价当然很昂贵喔。取消退学……总之,原则上『救助』不论是什么年级,学校一律都会做出要求。对于一个受到救助的人,学校会要求个人点数两千万点。也必须额外支付班级点数三百点。这只是救助措施,退学时该受到的惩罚不会消失。当然,如果要付的点数有任何一方不足,就不可能执行。”
救助需要庞大的个人点数,实在不是我们付得起的金额。只论这次的考试,实质上为了救助同学,班级点数最少也需要“四百”点。
受到退学处分的学生,大概不会被救助吧。
到达地点后,所有年级的男学生都被集合到了体育馆里。
觉得不自在的一年级生马上就集合起来,不吵不闹地等着指示。
不久,其他学年的男老师站上讲台,并让学生们自由组队。
我们按照年级各自保持距离,开始在体育馆内决定小组。
而我从始至终都没有发表过看法,最后被分到了与原作相同的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