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周平准时来到岳白英办公室。
“消息可靠吗?”
岳白英直接问道。
“有人看到他的车子,开进了省政府大院,结合他最近这几天的行程,他应该已经在运作此事。”
周平分析道。
岳白英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步:“我们市现有的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发区,按道理升级后应该留在原地,但如果郑国涛动用省里关系,很可能强行迁至东湖。”
“所以,我们必须抢先行动,我建议立即成立工作专班,准备申报材料。”
周平目光炯炯地说道。
虽然在大学落户的事情上,他们和郑国涛的利益是一致的,但是具体落户到哪个区,这里面区别还是很大的。
“这样,你先把机械厂的事情先放放,由你来牵头,成立工作组,就以推动职业技术学院升级为由头,先把准备工作做到位。”
岳白英语气果决。
周平点头:“我马上去安排。”
接下来的几天,趁着郑国涛在省城活动,没精力关注他,周平带领工作小组日夜奋战,整理出厚达两百页的申报材料。
与此同时,为了不打草惊蛇,他让徐雁来通过机械工业协会的关系,了解省教育厅的决策动向。
周五下午,徐雁来带来关键信息:“省教育厅下周将组织专家组赴各地考察,第一站就是我们益都。”
“具体时间?”
“下周三。
专家组组长是教育厅副厅长王明远。”
周平立即向岳白英汇报。
“王明远……”
岳白英沉吟,“他与郑国涛是党校同学,关系密切。”
“我们必须争取在专家组到来前,获得更多支持。”
周平眼神一闪说道。
岳白英想了想,拿起电话:“帮我接省发改委李主任。”
她当着周平的面,与省发改委领导通了十分钟电话。
挂断后,她露出满意的表情:“李主任答应帮忙打招呼。”
周平趁机提出建议:“岳市长,我认为可以邀请专家组重点考察开发区,我们现有的职业技术学院就在那里,周边产业配套齐全,最适合升级为工科类本科学院。”
“这正是我想的。”
岳白英微笑,“你抓紧完善开发区的规划方案,要突出产教融合的优势。”
周末,周平没有休息,带着团队进一步完善方案。
同时,他让徐婉晴通过她在省城的人脉,了解专家组成员的背景和偏好。
周一上班,周平正准备向岳白英汇报最新进展,郑国涛的秘书打来电话:“周区长,郑书记请你立即过来一趟。”
走进郑国涛办公室,周平发现除了郑国涛外,新任的东湖区委书记赵东来也在座。
“周平同志来得正好。”
郑国涛笑容亲切,“省里即将派专家组来考察教育升级项目,市委决定成立接待领导小组,我任组长,你和东来同志任副组长。”
周平心中警铃大作,这是要架空岳白英的节奏。
“郑书记,这么重要的工作,岳市长不参与吗?”
他故意问道。
郑国涛面色不变:“白英同志最近忙于招商引资,就不给她增加负担了,况且,这是党委工作范围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