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跳出一个人名:
**李小雨,女,生于2035年,云南地震幸存者,聋哑,8岁时首次实现非语言共感传递,评价:潜力S级。2043年记录终止,标注:‘项目转移’。**
晚晚倒吸一口气:“小雨……就是那个做共鸣箱的聋哑少女?!”
“没错。”林九眼神锐利,“她的作品能被心锚树认可,说明她的共感能力已达通灵级别。而现在这个孩子,很可能也是同类。”
“所以他们怕的不是技术。”晚晚喃喃道,“他们怕的是??普通人也能成为桥梁。”
就在此时,心锚树方向传来一阵强烈波动。两人冲出建筑,只见整片山谷的银叶树同时竖立,光芒汇聚成一道螺旋光柱,直冲云霄。天空电离层再次出现“苏璃波段”的环状共振,但这一次,频率更加复杂,包含了大量无法解析的加密信息。
几分钟后,光柱消散,一片巨大的银叶缓缓降落,叶面刻着完整的坐标序列和一段文字:
>【目标定位:南极冰层下30米,原“意识共振腔”西侧废弃通道。
>发现异常生命信号×12,基因标记匹配“守望者后裔计划”。
>启动权限:L-9&W-7。
>??S。L。】
林九抬头望天,声音坚定:“她给我们指路了。”
晚晚握紧拳头:“那就去把他们带回来。”
---
七日后,极地风暴稍歇。
一支由退役特战队员、民间工程师、前净界叛逃科学家组成的秘密小队,搭乘改装潜水艇抵达目标区域。借助心锚树提供的生物导航信号,他们穿过崩塌的隧道,最终在一处隐秘cavern中发现了十二间封闭舱室。
每一间里都沉睡着一个孩子,年龄介于六至十四岁,身上连着维生系统,脑部植入微型处理器,正在进行缓慢的数据清洗。
而在主控台前,他们找到了一台仍在运行的日志终端,最后一行记录写道:
>“第114次覆写失败。
>Subject#7又梦见了那首歌。
>她说:‘外面有人在等我回家。’
>??Dr。K(已注销)”
晚晚颤抖着手点击回溯按钮,一段视频自动播放。
画面中,一名年轻女研究员摘下口罩,露出疲惫却温柔的脸庞。她对着镜头低语:
>“如果未来有人看到这段录像,请告诉林九教授??我没有背叛理想。我只是太害怕,怕这个世界再也听不见孩子的哭声。
>我们试图用科技保护他们,却忘了,真正的保护,是让他们始终能感受到爱。
>这些孩子……他们是最后的火种。请救救他们。
>名字不用留了,就说……一个也曾相信过苏璃的人。”
视频结束。
林九闭上眼,久久未语。
良久,他走到第一间舱室前,将手掌贴在玻璃上,轻声说:“醒过来吧。春天到了,该回家了。”
几乎在同一瞬间,所有孩子的睫毛轻轻颤动。
某间舱室内,一个女孩缓缓睁开眼,嘴角浮起微笑。
她哼起一支歌,断断续续,却是全世界最动听的旋律:
>“睡吧,孩子,
>天黑不怕,
>因为我们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