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一桩事,云筠心里松快几分,又琢磨起给几位秀女的见面礼。
不能只是徐嬷嬷看着,在复选前她也要将人选请到延禧宫相处一遍。
皇上选福晋看家世而不重容貌,她不一样,她要个自己挑个好看一点的儿媳妇,最好是保清喜欢那茬或是能相处好的。
这是要陪伴他以后一辈子的人,要是能让保清也见一见就好了。
总要自己看过才知道合不合心意。
茯苓见她将库房账册翻得凌乱,为她解忧,“奴婢记得皇上去年赏了些鲜亮的料子,内务府也送了好几匹上好的妆花缎,年轻姑娘爱俏,颜色好看花纹新鲜的总错不了。”
但是光有布料未免有些单调。
灵芝也在一旁参谋道:“春季时内务府送来了好些带米珠的绢花首饰,主子不爱这些便全都收了起来,有茉莉兰花金莲各种花色,不如奴婢也给拿出来,正好给几位格格添些光彩。”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对库房里的东西了如指掌。
最后云筠拍板定了下来,第一次见面都给两匹缎子,一盒子绢花首饰并一套蝴蝶结银钗。
毕竟里面有自己未来儿媳,不能太小气,三样东西不多不少刚刚好-
秀女居住在御花园旁边的一个院落,每人一个厢房并一个宫女伺候着,晚上会有嬷嬷专门来观察秀女的睡姿和是否磨牙打呼噜等。
还有些闲不住的,御花园也在旁边,赏花扑蝶的不少。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摩擦,有的秀女还记得这是宫里,不能放肆,有的脾气烈,已经吵了好几次架了。
暗地里的宫女太监将这一切都记了下来。
皇贵妃翻着厚厚的秀女言行记录打发时间,随口问道:“惠妃那里有传秀女去说话吗?”
宫里如今适龄的阿哥就大阿哥一位,冲着福晋位置来的估计不少。
有那些秀女去过延禧宫一问就知道,这也不是秘密,春枝回答道:“延禧宫目前已经去了三位秀女,都是满洲大姓。”
这是自然,作为皇帝长子,这些年又受重视,福晋的家世估计低不了。
皇贵妃心里有了大概了解,也不再关注延禧宫那边,转而说起了胤禛,“天气越发炎热,他不耐热,若是缺了冰晚上睡不好,内务府多送一些过去,从本宫分例里面扣。”
说完,她咳嗽了几声。
自从皇八女夭折后,她身体越发不好了,也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反正她夏季也不觉得热,用不了多少冰,都给胤禛送去也好。
赵嬷嬷这几年老了许多,尤其是康熙二十二年那会儿皇贵妃怀孕,她更是前前后后照看着,临近生产时觉都睡不安稳。
可惜皇八女未足月就夭折了,皇贵妃的精气神从那以后就消散了许多。
她本就体弱,生孩子更是伤了身子,太医曾断言她不可能再有孕了。
赵嬷嬷原本对四阿哥不算上心,不是主子肚子里出来的孩子,生母又是德妃那个背主的,印象天然就不好。
可是小格格夭折后,赵嬷嬷也意识到,四阿哥是主子唯一的孩子了。
生母是德妃又如何,她眼瞧着,德妃对四阿哥也没有多在乎,不然阿哥去了尚书房,德妃也一句话都没问过。
看着自家主子消瘦的身影,赵嬷嬷心酸地想:要是四阿哥的玉蝶能改就好了-
保清今年十四岁,在这个朝代已经是半个大人,能知事的年纪。
只是云筠还没有给他赐下晓人事的宫女,平时也让孙嬷嬷看着,别让那些不知事的祸头子近了保清的身。
在这一点上她还是抱有现代的观念。
十四岁,也就是正好初三的年纪,还是努力学习去吧,别让旁的事分了心,再说年纪太小对身体不好。
但是毕竟观念不一样,茯苓和灵芝都是黄花大闺女,对这些不太了解,孙嬷嬷还是借着机会过来了一趟,说起了这件事。
怕她觉得自己管得宽,孙嬷嬷小心翼翼的,“主子,阿哥这也要娶福晋了,晓人事的宫女按照以往的惯例”
一边说着,一边瞧着云筠脸色。
按照以往的惯例,这是该由额娘安排的。
毕竟皇上管着前朝,还有太子,对这些阿哥的关心就少了许多,大阿哥倒是还好,是长子,那时候宫里又只有他和太子,皇上倾注在他身上的关心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