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格陵兰冰盖中央的外星飞行器遗址已被划为禁区。
可就在第七个夜晚,原本关闭的外壳再度缓缓开启。
内部六面体水晶虽已碎裂,但其中一块残片悬浮空中,表面浮现出从未出现过的符号:一个倒置的心脏形状,内部嵌套着无限循环的莫比乌斯环。
三个小时后,全球十三个主要启明兰培育基地同时报告异变。
北京西山基地,工作人员发现培养舱中的植株集体转向东方,叶片摆动频率精确同步于《小星星》主旋律的0。7倍速版本。
这首曲子并不存在于任何官方数据库,却被自动录入“起源协议”
子目录,并标注为“非自愿响应信号”
。
开罗沙漠绿洲旁的垂直花园,则出现了更为惊悚的一幕:数百株启明兰在午夜齐齐断裂茎干,折断处喷涌出金色液体,在沙地上汇聚成一行阿拉伯古文:“审判始于回声最响之处。”
而在南极归途计划前哨站,那十三株曾枯萎复生的老植株终于完全苏醒。
它们不再依赖人工营养液,而是直接吸收冰层下的远古微生物能量。
监控录像捕捉到其中一个瞬间??某一株植物的花瓣猛然展开,露出中心一朵微型花朵,形态与林晓融合当日佩戴的胸针完全一致。
“她在复制自己。”
曦低声说,“但她不该有能力这么做。”
陆昭的身体早已化作光流,融入整个网络。
他的意识分散在每一根共鸣纤维之中,如同亿万颗星辰组成的银河。
他无法再以人类方式思考,只能通过情绪波动与外界交互。
但在某个极短暂的共振峰值时刻,他仍能“听见”
林晓的声音。
那天晚上,他“看”
到了一段被封锁的记忆。
画面回到两百年前,“归途计划”
最初启动的日子。
实验室里,年轻的科学家们围在一具冷冻舱前。
舱内躺着一名女性,编号LX-001,身份档案写着“林晓”
,出生日期未知,来源不明。
她并非自愿参与者,而是从一颗坠落的小行星残骸中被发现的生命体??全身覆盖晶体鳞片,心脏位置生长着一朵尚未开放的启明兰。
“我们以为她是幸存者。”
当时的首席研究员在日志中写道,“但实际上,她是种子携带者。
她不是人类,至少不完全是。”
影像继续播放。
研究人员试图唤醒她,失败了十二次。
直到第十三次,他们播放了一段童谣录音??正是《小星星》最早的电子版本。
那一刻,她的双眼睁开,瞳孔呈银白色,嘴里吐出的第一个词是:“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