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章
“杨先生!”
武镇南的声音带着一丝征询与倚重:“局势已然明朗,吴承安粮草不继,却又限期紧迫。”
“依你之见,我军当下该如何应对最为妥当?”
所有人的目光,顿时都集中到了这位沉默寡言的杨参军身上。
他们这些武将,冲锋陷阵自是不惧。
但论及战略谋划、审时度势,却不得不承认这位杨先生确有其过人之处。
杨志才感受到众人的目光,并未立刻回答。
他微微垂下眼睑,仿佛在整理思绪,又像是在心中进行着复杂的推演。
片刻之后,他才缓缓抬起头,那双狭长的眼睛里闪烁着冷静而睿智的光芒,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王爷,诸位将军。”
他先是对武镇南和众将拱了拱手,随即不疾不徐地分析道:
“如今局势,看似于我军有利,实则暗藏凶险。”
“吴承安虽粮草不继,限期紧迫,但其人用兵,诡谲难测,尤擅绝境翻盘,不可不防。”
他伸出两根枯瘦的手指,语气平稳地继续说道:“依卑职浅见,眼下摆在我军面前的,有两条路,各有利弊。”
“其一,”
他屈下一根手指:“便是主动出击!趁吴承安首批粮草尚未抵达,军心或许未稳之际,挑选精锐,出关寻战!”
“若能一举击溃其前锋,甚至焚毁其即将到来的粮草,则可极大打击敌军士气,拖延其攻城步伐,甚至可能迫其不战而退!”
这个提议让石虎等一批悍将眼睛一亮,跃跃欲试。
他们更习惯于在战场上真刀真枪地搏杀。
但杨志才话锋随即一转:“然,此策亦有其险。”
“吴承安非庸才,岂会不防我军出关突袭?其营寨必然戒备森严。”
“且我军新败不久,士气虽已稳住,但若出击受挫,恐对关防士气造成更大影响。”
“王爷您伤势未愈,亦不宜亲自指挥,风险不小。”
他顿了顿,屈下第二根手指,说出了第二个选择:
“其二,便是依托天险,固守雄关!”
“居庸关墙高池深,粮草充足,我军只需稳守关隘,以逸待劳,任凭吴承安有千般计策,也难越雷池半步!”
他的语气变得笃定起来:“只要我们能坚守住两个月!两个月期限一到,吴承安若未能破关,便是违了军令状!”
“大乾朝廷内部,尤其是那位与吴承安不睦的太师,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届时,大乾必临阵换将,军心必然动荡!那才是我们反击的最佳时机!”
“此策最为稳妥,胜算也最大!”
杨志才的分析条理清晰,将两种策略的利弊都摆在了台面上。
帐内众将闻言,也都陷入了沉思,权衡着两种选择的得失。
武镇南靠在软枕上,浑浊的目光闪烁着,手指无意识地在锦被上轻轻敲击。
他看了看跃跃欲试的石虎等人,又看了看沉稳持重的杨志才,心中天平,已然开始倾斜。
经历了蓟城之败,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现在最重要的,不是争一时之长短,而是。。。。。。不能再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