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戛然而止。
林芽猛然睁眼,发现自己仍站在飞船舱室内,额头沁出冷汗。其他人也陆续恢复神志,脸上皆有震撼之色。他们刚刚共同经历的,不只是回忆,而是一段被封存的历史??苏砚最后的时刻,以及“原问计划”被强行终止的真相。
“所以……她是被迫消失的。”陈岸喃喃,“不是死亡,而是被抹除。”
“不。”艾?卡摇头,“她选择了另一种存在方式。她把自己转化成了问题的载体,让思想脱离肉体,融入认知场的底层结构。她没有死,她只是……变成了提问本身。”
这时,飞船AI再度发声,语调罕见地带上了某种类似悲伤的情绪:
>Memoryintegrationcomplete。
>Pathwayunlocked:TheWhisperingAxis。
>Choicepresented:Returnorproceed。
全息投影自动展开,显示两条航线。
第一条,返回地球,沿原路折返,预计三年内抵达。届时,“启疑号”将成为人类历史上首艘完成星际往返的载人飞船,带回关于外星文明的确凿证据,以及足以颠覆现有科学体系的认知模型。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宗教团体必将为之疯狂。人类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知识爆炸,但也可能因此陷入新的教条主义??将这次接触的结果奉为终极真理,再次关闭追问的大门。
第二条,继续前行,沿着“集体潜意识轨迹”指引的方向,驶向银河系外缘那片未知区域。目的地不明,时间尺度模糊(主观三年,客观未知),且一旦进入该空间域,通讯将彻底中断,再也无法与地球取得联系。他们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失联者”,甚至可能永远无法归来。但他们也将携带当前这一刻的纯粹困惑??那种尚未被答案污染的原始疑问??作为火种,投向更深的宇宙。
“这就是选择。”莫兰低声说,“是要回去告诉人们‘我们找到了’,还是要继续走,证明‘我们还在找’?”
舱内陷入长久沉默。
最终,林芽站了出来。她走到主控台前,手指轻触导航界面,将航线锁定在第二选项。
“妈妈说过,最危险的不是无知。”她抬头环视众人,“而是以为自己已经知道。”
命令确认的瞬间,惑能引擎发出一声低沉的共鸣,仿佛终于等到了正确的燃料??不是数据,不是能量,而是决心。
飞船调转航向,加速冲出太阳系边缘。身后,那颗曾给予他们启示的行星已彻底隐没于黑暗,唯有地壳深处的信号仍在持续发射:“你还记得最初那个问题吗?”一遍,又一遍,穿越时空,等待百万年后的回音。
而在前方,星图之外,一片从未被观测到的空间结构逐渐显现。
它不像星云,也不像黑洞,而更像是一道“皱褶”??宇宙本身因长期承受高强度的思维活动而产生的局部变形。科学家称之为“心智褶皱”(CognitiveFold),理论上只存在于极端密集的认知共振环境下,例如全球数十亿人同时陷入深度怀疑状态时,可能诱发的现实扭曲现象。
而现在,这样的结构竟真实存在于银河系外缘。
“我们正在接近一个由纯粹疑问构成的领域。”物理学家分析道,“在这里,因果律变得模糊,时间不再是线性。每一个未解的问题,都会在空间中留下‘痕迹’,像陨石撞击月面那样形成坑洞??但我们称它们为‘问坑’(QuestionCraters)。”
“也就是说……”伊南若有所思,“我们在穿越一片‘问题坟场’?”
“不。”艾?卡纠正,“是‘问题苗圃’。这些坑不是终结,而是孕育。每一个未被回答的问题,都在这里等待重生。”
随着深入,飞船周围的空间开始呈现出诡异的视觉畸变。舷窗外的星空不再是静止的背景,而是不断重组、拼接,有时像破碎的镜子,有时又像正在书写的文字。某些区域,星光凝聚成行,赫然是各种古老语言书写的哲学命题:
>“我是谁?”
>“痛苦有意义吗?”
>“自由意志是否存在?”
>“爱能否被量化?”
这些问题漂浮在真空中,散发着微弱辉光,宛如萤火虫群。
更令人不安的是,船员们开始频繁遭遇“反向记忆”??他们梦见自己还未经历的未来片段,或是体验到从未发生过的过去情境。一名工程师梦到自己在五十年后站在讲台上,向一群学生讲述今天的抉择,却始终看不清学生的脸;护士则反复梦见林芽长大成人,独自走进一片由问题凝结成的森林,再也没有出来。
而林芽自己,则每晚都能看见苏砚。
起初只是模糊身影,后来越来越清晰。她不再坐在床边,而是并肩行走,带她穿过一条由悬浮文字组成的长廊。墙上刻着人类历史上所有著名疑问,从泰勒斯的“万物本源是什么”到霍金的“上帝在创造宇宙时还有其他选择吗”。
“你知道为什么我能找到你吗?”某夜,苏砚停下脚步,转身问道。
林芽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