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笔下小说>当过明星吗你就写文娱吧>第二百四十一章 没有逃跑反而靠近我了

第二百四十一章 没有逃跑反而靠近我了(第2页)

空气凝固。许久,女编导低声问:“那……我们该怎么对待它?”

林知遥直起身:“像对待一位不愿开口的老人。你可以坐在旁边陪他,但不能逼他说往事。”

于是所有人席地而坐。没有提问,没有拍摄,只有呼吸与山风交织。阳光慢慢穿透雾层,洒在苔藓上,那一片灰绿竟又开始轻轻震颤,发出类似古琴泛音的微响。

录音师这次没动设备,只是闭眼聆听。

下山途中,记者们再未提起“专访”二字。临别时,主持人递上一张名片:“林老师,如果您哪天愿意讲……我们随时等。”

她接过,随手夹进笔记本。

当晚,她在日记中写道:

>“今日语苔复鸣,非因我技高,乃因众人终肯静。传媒本无罪,罪在急于发声。当世界习惯把沉默当作空白,便再也听不见最深的回响。所幸,仍有年轻人愿为一段未知之音停下脚步??李姓少年全程未离岩壁半步,甚至脱鞋赤足靠近,只为减少震动。此子非仅耳聪,更是心敏。或可承继‘听者’之志。”

写罢合本,她取出母亲留下的旧磁带录音机,放入那卷神秘出现的带子。再次听到那个温柔女声时,她不再震惊,反而轻声接了一句:“妈,我现在不怕犯错了。”

第三日暴雨突至。雨水倾泻而下,敲打屋顶、院坝、竹林,奏出千变万化的节奏。孩子们挤在屋檐下,兴奋地数着不同声响:瓦片上的噼啪、水槽里的咕咚、树叶间的沙沙……

林知遥忽然说:“今天我们不上课,来写一首雨之诗。”

“怎么写?”一个小男孩举手。

“不用字。”她微笑,“用耳朵和手。”

她分发纸笔,让每个孩子画出自己听到的雨声结构。有人画波浪线代表连续滴落,有人用密集圆点表现急骤拍打,还有个女孩干脆撕下纸条拼成伞形图案,并在下面写:“这是雨打伞的声音,中间空一块,因为我的头在里面。”

李同学则画了一幅分层图:顶层是屋檐滴水的均匀节拍,中层是地面溅起的杂乱回响,底层则是地下水流暗涌的缓慢震动线条。他在旁边标注:“我觉得大地也在听雨,只是它听得慢。”

林知遥看着这些作品,久久无言。最后,她将所有图纸钉在墙上,拉一根细线贯穿其间,如同编织一张声音之网。

“你们知道吗?”她轻声道,“这才是真正的交响乐。不是指挥家挥棒而成,而是世界自己演奏的。而我们,不过是偶然路过、有幸听见的听众。”

雨持续了一整天。傍晚时分,村委会送来一封信,信封上盖着“素声基金会”火漆印。拆开一看,是一份邀请函:

>“诚邀您出席‘素声巡演’首场演出。地点:北京国家艺术中心。时间:三个月后。形式:开放式声音剧场。特别环节:播放您所在村落孩子们录制的一分钟环境音,并现场即兴回应。”

附言写着:“无需露面,只需一段音频。若您拒绝,我们也完全理解。”

她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然后提笔在回执栏写下:

>“我不参加演出。但若你们愿意,可在开场前播放一段五分钟的沉默。之后,放孩子们的雨声。最后一分钟,请交给现场任意一位观众??让他她随意发出一个声音,无论咳嗽、叹息、哼唱,皆可。那才是真正的回应。”

信寄出后,她带着孩子们做了件大事:在村子最高处的老槐树上挂起一口铜铃,铃舌连着一根长绳,另一端延伸至溪边浮木。每当水流推动浮木移动,绳索便会轻轻拉动铃舌,使铜铃不定时响起。

“这叫‘自然报时器’。”她解释,“它不告诉你几点几分,只提醒你:时间正在流动,有人在听。”

几天后,省城来了位白发学者,背着双肩包,拄着登山杖,自称是声学研究所退休教授。他听说这里有“会响的苔藓”和“自动鸣铃”,特地徒步进山考察。

村民们将他引至林知遥门前。她正在教李同学调整笛膜松紧度。

老教授坐下听了半天,忽然开口:“你教的方法,和学院派完全不同。”

“我知道。”她头也不抬。

“你不担心他们将来无法融入主流音乐体系?”

她终于抬头:“谁定义了‘主流’?是音乐厅里的掌声,还是亿万次心跳的共振?”

老人沉默良久,叹道:“我在实验室测过上千种声音数据,却从未听过如此自由的旋律。”

书友推荐:掌中的美母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人生如局可怜的社畜人间政道戏里戏外(1v1)H后宫催眠日记众香国,家族后宫迟音(1v1)在言情文里撩直男男主【快穿/np】被健身房教练秘密调教后亮剑:开局拿下鬼子据点神豪的后宫日常债务偿还系统四方极爱妈妈的欲臀(重生之我的美艳教师妈妈)端庄美艳教师妈妈的沉沦无绿修改版被我催眠的一家人(无绿修改版)掌握催眠之力后的淫乱生活两小无猜
书友收藏:逆子难防(母上攻略同人)我的人渣指导系统(加料版)父债子偿恶魔大导演堕落的冷艳剑仙娘亲(大夏芳华)美母的信念肥宅肏穿斗罗大陆穿越影视万界之征服母上攻略我的美母教师绿意复仇——我的总裁美母斗罗大陆之极限后宫(无绿改)赛博经纪人重生少年猎美豪乳老师刘艳推母之道被我催眠的一家人(无绿修改版)娱乐圈的无耻统治者冷艳美母是我的丝袜性奴神豪的后宫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