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被自己猜想逗笑了-
康熙远在塞外也没忘记关注京城动向。
随着下面儿子渐渐长成,康熙有自家孩子成材的欣慰感,却又不免感到威胁。
尤其是对太子这位正统继承人。
但是太子还是他的心头宝,所以康熙一日三封信回去一大半都在关心太子,希望他的保成好好的,也毫不留情地将前面四位阿哥留下制衡太子。
虽然他扶持大儿子和太子打擂台,虽然他暗暗挑拨大儿子和太子之间的关系,但他是个好阿玛。
营帐内烛火闪动,康熙放下奏折,揉了揉眉心:“梁九功。”
一直侍立在旁的梁九功立刻恭敬回答:“奴才在。”
康熙语气平淡:“说说京城的动向。”
先前就有人回禀,只是康熙在批阅奏折,梁九功便没有打扰。
在心里组织了一番语言,梁九功缓缓道:“京城那边一切如常,诚郡王和四贝勒勤勤恳恳上值,未有不当,只是直郡王在下值后去了毓庆宫一趟,似将太子爷惹火了,进了书房又被赶了出来。”
康熙指节曲起,轻轻敲着案桌,沉思片刻。
“保清还是不稳重,应该出来历练一番,给京城那边传话,让直郡王赶过来,别妨碍太子办差。”
这话传到了太子手上。
他嗤笑一声,将手里的请安折子扔回桌面。
皇阿玛打着关心他的旗号,留在毓庆宫的人手就没少过,更是从未想过遮掩。
幼时他开开心心接受伺候的人手都是皇阿玛的,认为这是皇阿玛对自己的关心与看重。
可现在他已经长大娶福晋了,大哥出宫开府有了自己的属下,下面一溜的弟弟也开始参与国家政务,渐渐发展起自己的人手,只有他,被困在紫禁城里做什么都不方便。
说什么东宫就是个小朝廷,有自己的从属官。
他东宫的人是不少,可那都不是他的属下,他们都听皇阿玛,而不是他这个主子的。
这次急急忙忙将大哥唤过去也是怕他们两个的关系再次和谐起来吧。
还打着为他着想的旗号。
心里不满地发挥了一通,面上他依旧是霁月风光的太子殿下:“将这封信送去给直郡王府吧。”-
东巡跑了一遭,随后南巡又跑了一遭,保清怀疑皇阿玛就是在折腾他。
不过办差也有办差的好处。
至少说明皇阿玛对他还是相当看重的,真的闲下来那才难受。
保清这么安慰自己。
大福晋则是有些心疼地为他准备行囊:“上年才跟着南巡去了三个月,回来时被晒得黑炭似的,怎么没歇息几天又要出去了。”
这屁股还没焐热就要往外跑,皇阿玛可真会折腾人。
当然这话她也就心里想想。
保清笑容灿烂:“黄河是正经差事,更是重中之重,其他几个弟兄想要还抢不到呢。”
大福晋知道他有事业心,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让他注意安全,别去黄河边上。
“记得出发前给额娘递个信,额娘前些日子还念叨你呢,”大福晋一边絮絮叨叨一边给他清点要带的东西。
保清笑着应下来,“等会儿我进宫一趟,亲自去给额娘说。”
“那你顺路去帽儿街的福源阁一趟,买些茯苓糕和如意卷,额娘近来爱吃这个,说是宫里的膳房做出的都不是那个味道。”
“行,知道了。”-
云筠正斜倚在贵妃榻上磕瓜子,听见宫女来报直郡王到了的消息也只是微微抬头,随口道:“让他进来吧。”
上次东巡她也好好跟着在蒙古玩了一遭。
虽然半路保清来了,可这也没阻挡她愉快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