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页,是一幅地图。
标记着十个红点,前九个已被划去,唯有第十个仍在闪烁??位置正是敦煌佛窟下方的心见之境。而在旁边,有一行小字:
>“若你愿走到底,请留下一样东西。
>不是力量,不是信念,而是你最不愿割舍的记忆。
>唯有如此,才能证明??你理解了‘释怀’二字。”
旅人合上书,久久不语。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无法轻易触碰的往事,一段哪怕想起来都会让心脏抽搐的记忆。对他而言,那段记忆藏在更早的岁月里??在他还未拿起骰子之前,在他还只是一个普通降妖师学徒的时候。
那时,他还叫阿烬。
师父是个沉默寡言的老道士,住在终南山一间破观里,教他画符、斩鬼、辨人心。那一年大旱,百里无雨,村中孩童接连失踪,传言是山中有“食忆妖”作祟??专吃孩童梦境,令其痴傻至死。
他们追入深谷,找到了巢穴。
可当他和师父冲进去时,只看见满地骸骨,最小的不过五六岁,手中还攥着半块糖饼。而那只妖,蜷缩在角落,形如幼童,双眼全白,嘴里不断重复:“我不想忘……我不想忘……”
师父举剑要斩,却被阿烬拦下。
“它也是孩子!”阿烬嘶吼,“它被人炼成了妖!它也在痛苦!”
师父摇头:“它是祸源,留不得。”
那一剑落下,妖孩头颅飞起,临死前最后一句话是:“求你们……记住我的名字……”
后来才知道,那孩子原是邻村孤儿,被邪修抓去种入百年怨念,强行觉醒为记忆吞噬体。他的名字,叫小禾。
战后,阿烬跪在尸堆旁哭了整整一夜。
而师父,在归途中悄然死去??心脉断裂,无伤无痕。道观里的香炉倒扣着,墙上用血写了两个字:“执误”。
那是他最后一次见到师父。
从此他踏上旅途,带着师父留下的骰子,开始寻找能让世人既记住伤痛、又不至于被其吞噬的方法。他以为自己是为了正义,为了救赎,为了终结悲剧。
但现在他明白了。
他一路走来,其实只是为了偿还那一夜的无力感,为了弥补没能救下小禾、也没能留住师父的遗憾。
这段记忆,是他一切行动的起点,也是他最不敢直视的深渊。
他盘膝坐下,将《忆主录》置于石台之上,然后闭目,深深呼吸。
片刻后,他抬起手,指尖凝聚一丝灵光,缓缓探向自己的眉心。
“我愿舍。”他低声说,“舍去那段让我无法真正释怀的记忆。”
灵光没入脑海,一阵剧痛袭来,仿佛有根铁钩在脑中翻搅。画面一幕幕浮现:终南山的雪、师父的背影、小禾最后的眼神、墙上的血字……
然后,一一剥离。
那记忆像一团燃烧的荆棘,被硬生生从灵魂中拔出。他咬牙承受,冷汗浸透衣衫,嘴角溢出血丝。最终,那团记忆凝成一颗赤红晶核,漂浮于空中,微微跳动,宛如一颗微缩的心脏。
他伸手,将晶核轻轻放在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