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意识如丝线般延展,穿过大气层、越过电离带、深入宇宙深空,最终与那艘航行中的飞船轻轻相触。
她看见了宋承志疲惫却坚定的脸,看见了船员们眼中闪烁的泪光,也看见了舱壁角落里,一个五岁男孩正抱着录音机反复播放父亲临终前录下的一句话:“宝贝,爸爸要去很远的地方工作。”
此刻,那录音机忽然自行运转,插入了一段不属于原文件的声音??温柔的女声哼唱着《安归引》的起始音符,紧接着是一句低语:“告诉他,爸爸每天都在听他背诗。”
男孩猛地抬头,四顾无人,却咧嘴笑了:“妈妈?”
玉音收回神识,嘴角微扬。
她知道,通道已经稳定。
不再是单程票,而是可以往返的航线。
但代价也随之浮现。
那日黄昏,忆林边缘传来一声凄厉的琵琶断弦之声。
玉音赶去时,只见一位年轻乐修跪倒在玉树下,手中乐器寸裂,七窍渗血。
他本欲借《安归引》之力唤回战死沙场的兄长,却不料对方魂魄已被“遗忘之渊”
的灰雾侵蚀,归来之时已非纯粹意识,而是一种介于执念与怨气之间的异质存在,险些反噬施术者。
玉音以双箫镇压残魂,将其送回归途带边缘重新净化。
她望着青年苍白的脸,轻声道:“思念能启门,也能招祸。
若心不净,情不真,强求重逢,只会酿成灾劫。”
此事传开后,各地陆续出现类似案例。
有人因执迷不悟强行召唤亡者,结果引来虚假幻影,耗尽精气而亡;更有邪修妄图利用《安归引》构建“傀儡魂军”
,妄图操控死者之力争霸天下,最终被反噬成痴傻之人,终日喃喃自语,口中只有一句扭曲变调的“归矣”
。
于是,玉音立下新规:凡欲行接引之术者,须先入忆林七日,静坐观心,直至心中无杂念、无私欲,方可持箫而奏。
否则,宁可永隔。
但她也知道,规则终究挡不住人性的深渊。
某夜,她在梦中见到沈砚。
那位盲眼老琴师坐在桃树下,手指抚过破旧琵琶,却没有弹奏。
他说:“孩子,你完成了我的曲子,可你有没有想过,《安归引》本身,也可能是一个陷阱?”
“什么陷阱?”
她问。
“当所有人都依赖一首曲子来维系生死,那曲子就会变成枷锁。
人们不再学会放手,也不再懂得告别。
他们沉迷于虚幻的重逢,忽略了活着的意义。”
玉音惊醒,冷汗浸透衣衫。
她起身走向海岸,却发现沙滩上不知何时多了一座小小的沙堡,形状竟与“归墟无岸”
巨舰一般无二。
一个七八岁的女孩蹲在一旁,正用贝壳装饰船舷。
“你在做什么?”
玉音轻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