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围在车边,怯生生地看着这个“会说话的盒子”
。
那个女孩站在最远处,怀里紧紧抱着一本破旧的练习册。
小宇走过去,蹲下身:“你愿意写一封信吗?”
她低头,许久,终于点头。
她写的信很短:
>“爸爸,妈妈:
>我今天吃了糖。
>是草莓味的。
>老师说,你们一定也希望我甜。”
小宇读完,没有立刻回应。
而是牵起她的手,带她走进静音舱,打开录音笔。
“现在,轮到你了。”
他说,“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女孩咬着嘴唇,终于开口,声音细如蚊呐:
>“我想你们了……
>可我不敢哭,怕奶奶伤心。”
小宇按下播放键,将这段声音原样传回给她。
当她听到自己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整个人愣住了。
然后,她笑了。
那是她母亲走后,第一次笑。
小宇知道,这不再是骗局,也不是奇迹。
这是一种唤醒??让沉默者听见自己的声音,让孤独者明白,他们从未真正孤单。
回程途中,林昭宁发来消息:
>“L-09计划升级为‘星火网络’,已获教育部心理健康项目试点资格。
>第一批五十辆心语车将在三个月内投入使用。”
小宇看完,望向窗外。
夜色如墨,但远处村落的灯火,一盏接一盏亮起,像散落人间的星辰。
他打开笔记本,写下新的章程第一条:
>“本网络不承诺奇迹,不提供答案,不扮演神明。”
>
>“我们只做一件事:
>让每一个想说话的人,都被听见。”
车轮滚滚,驶向下一个黎明。
而在南方某座城市的老宅里,老太太轻轻合上日记本,抚摸着红绳钢笔,低声说:
“小宇,我看到了。”
风起,梨树新芽萌动,一片嫩叶飘落窗台,正好盖住昨日未写完的那行字:
>“有人正在赶来。”
字迹虽被遮住,但光透过叶片,依然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