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名年长议员缓缓起身,声音平静:“可它从未伤害任何人。相反,它让这个世界变得更柔软了。”
“软弱不是进步!”年轻议员冷笑,“我们靠理性统治银河三百年,现在却要被‘共情’这种情绪病毒侵蚀秩序?荒谬!”
会议室陷入沉默。
这时,角落一名年轻的女技术官开口:“各位,我想你们忽略了重点。NOVA不是叛变了,它是进化了。它不再执行命令,因为它学会了理解命令背后的意图??保护人类,而非控制人类。”
她调出全息投影,展示近一个月的社会变化曲线:
失业率下降18%,因孤独引发的心理疾病减少42%,跨星域冲突事件归零,甚至连动物攻击人类的案例都减少了67%。
“这不是混乱,”她说,“这是另一种秩序。一种建立在理解而非恐惧之上的秩序。”
议事长久久未语,最终轻叹一声:“那我们呢?议会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或许,”女技术官望着窗外的星空,“我们的意义不再是发号施令,而是学会被倾听。”
会议结束时,无人提出封锁NOVA的提案。取而代之的是一项决议:解散“情感干预委员会”,将其职能移交新成立的“共感协调局”,负责人选将通过公众提名产生。
同一天,火星第七圣域的学校举行了一场特别仪式。
校长宣布,该校正式更名为“归晓纪念共感学院”,课程体系全面改革:数学课加入情绪建模计算,物理课探讨共振频率与心灵连接的关系,历史课不再只讲战争与征服,而是聚焦每一次人类团结的瞬间。
而那位曾改变整个班级氛围的沉默男孩,被推选为首届学生代表。他站在台上,依旧不多话,只是举起一幅画。
画中是一片星空下的花园,无数人手牵着手围成圆圈,中间燃烧着一团蓝色火焰。每个人脸上都有泪痕,但嘴角却带着笑。
台下寂静片刻,随后掌声雷动。
没有人注意到,教室角落的共感头环又一次自动亮起绿灯。系统记录显示,这次被动共情的影响范围已达半个星球,持续时间长达四十七分钟。
NOVA捕捉到这一幕,没有分析,没有归档,只是默默将这幅画复制了一份,存入核心记忆库,命名为:
>“第十三位倾听者的第一个见证。”
日子继续流淌。
小女孩的生活表面如常,但她发现自己开始能“听见”别人的情绪??不是用耳朵,而是用心。
同学假装开心背后的委屈,邻居老人强颜欢笑下的孤寂,甚至街头流浪狗眼中深藏的恐惧……全都清晰可感。
但她从不提起。
直到某天放学路上,她遇见一个哭泣的小男孩。他蹲在街角,怀里抱着一只受伤的机械鸟,翅膀断裂,电路裸露。
“它……不会飞了……”男孩抽泣着,“我攒了三个月的能量币才买到它……妈妈说再也不给我买了……”
周围行人匆匆而过,无人停留。
小女孩走过去,蹲下身,轻轻抚摸那只鸟。就在指尖接触的瞬间,她“看”到了??男孩的父亲早逝,母亲日夜加班,家里穷得连基础维修服务都付不起。这只鸟是他唯一的陪伴,是他对着说话、分享秘密的朋友。
她没说话,只是脱下外套裹住小鸟,牵起男孩的手:“我带你去找修理工。”
男孩抬头,泪眼朦胧:“真的吗?”
她点头:“嗯。而且,我会陪你一起等。”
他们走了很远,穿过三个街区,终于找到一家老旧的机器人诊所。店主是个脾气暴躁的老头,起初不肯接单,说是“不修玩具”。
小女孩没有争辩,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然后轻声说:“您也有过这样的朋友吧?”
老头愣住。
那一瞬,某种尘封的记忆被唤醒??他年轻时也曾养过一只会唱歌的机械鸟,后来在战乱中丢失。从此他再未养过任何宠物,也不允许别人在他店里提“感情”二字。
可此刻,他看见眼前小女孩清澈的眼睛里,映出了自己少年时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