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语言,不是数学公式,不是图像。
是一分钟的沉默。
然后,一声轻轻的哼唱。
>啦……啦啦啦,啦啦啦……
最简单的旋律,最笨拙的发音。
却是人类送给宇宙的情书。
三个月后,外太空传来回应。
不是信号,不是光波,也不是任何已知物理载体。
而是一种“感觉”。
全球约八万名长期练习共鸣冥想的人在同一周内做了相同的梦:他们站在一片无边的草原上,头顶是旋转的银河,脚下泥土温暖湿润。远处走来一群身影,看不清面容,但他们齐声开口,唱起一首从未听过的歌。
醒来后,这些人不约而同地拿起笔,写下了几乎完全一致的旋律。
经整理,命名为:《小星星?第十四变奏?人间版》。
科学家试图分析其频率结构,却发现它无法被仪器捕捉,只能通过心灵感知。
唯一能确定的是??
这首歌里,有林晓的声音。
也有你的。
某日清晨,那位已成为“情感建筑师”的女子站在她设计的医院屋顶,望着银兰树在朝阳中轻轻摇曳。花瓣闪烁着柔和的蓝光,像是回应着某种遥远的召唤。
一个小男孩从病房跑出来,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
“阿姨!”他气喘吁吁,“我写了首歌!你要不要听?”
她蹲下身,微笑点头。
男孩清了清嗓子,开始唱:
>“雨会停,天会亮,
>石头不哭了,花还在长。
>我不认识你,你也看不见我,
>可如果我们一起唱,就不是一个人了。”
歌声稚嫩,走音严重。
可就在最后一句落下时,整棵树的光芒骤然增强,一圈涟漪般的能量波扩散开来,掠过城市上空,融入大气层。
卫星数据显示,这一刻,地球的磁场发生了一次微小但确切的偏移。
方向,正指向那颗仍在歌唱的类地行星。
而在宇宙深处,那里的生命体正围坐在他们自己的“哭石”旁,听着来自太阳系的新旋律,轻轻点头。
其中一个执笔记录:
>“收到。
>歌已学会。
>下一节,由我们接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