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杀队总部,随着“十二鬼月”威胁的迫近和主公产屋敷灯利哉全力推行呼吸法普及的命令,修炼场上的气氛前所未有的热烈。
以往,呼吸法更多是柱级剑士及其继子们掌握的高深技巧,如今却要向广大普通队员推广,这无疑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肩负起这一核心指导责任的,自然是公认的呼吸法源头——继国缘一,以及其衍生出的月之呼吸的创始人继国岩胜。
然而,在训练开始后不久,一个令人惊讶且耐人寻味的现象逐渐显现:能够领悟并初步掌握日之呼吸的队员,数量己经超过队员总数的三成。
而能够踏入月之呼吸门槛的弟子,却寥寥无几,甚至可以说少到令人发指。
缘一的教导方式,与他的人一样,纯粹、直接,近乎于“道”的展现。他并没有繁复的理论或苛刻的招式分解,往往只是平静地演示。
在宽阔的修炼场中央,缘一静立如松。当队员们围拢过来时,他平静地说:“看。”
然后,他拔刀。没有惊天动地的气势,没有华丽炫目的光影,只有一种极致的内敛与和谐。
他的每一次挥刀,每一次呼吸,都仿佛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阳光洒在他身上,似乎都变得更加温顺和专注。
那动作至简,却蕴含着无法言喻的韵律与力量,仿佛揭示了世间万物最本真的运动规律。
“日之呼吸,并非创造火焰或光芒,”缘一的声音平和,却能清晰地传入每个专注聆听的队员耳中,“而是引导、融入并增幅你们体内本就存在的‘生命之火’,与太阳的律动共鸣。感受呼吸,感受心跳,感受血液流动的力量,将它们与意志合一,贯注于刀锋。”
他的教导,直指核心——内在的生命能量与意志的纯粹结合。
令人惊奇的是,许多资质看似平平的队员,在静心观摩缘一的演示后,竟能隐隐捕捉到那种独特的韵律。
他们闭上眼睛,尝试调整呼吸,放空杂念,努力去感受自身内在的“光”与“热”。
一名年轻队员,在数次失败的尝试后,某天黄昏,当他身心彻底放松,不再执着于“学会”而是专注于“感受”时,他手中的日轮刀刀身,竟然微微泛起了一层极其淡薄、却真实存在的金红色光晕!虽然转瞬即逝,却让他激动得浑身颤抖。
“我…我好像感觉到了!”他惊呼道。
像他这样的队员不在少数。日之呼吸的入门,似乎更看重一种“悟性”和“纯粹的心境”。
它不要求复杂的身体操控或激烈的情绪波动,反而需要练习者沉静下来,回归本源,找到那种与生俱来的、与太阳同频的生机勃勃之力。
这种相对“平和”且“内在”的路径,反而让许多心无旁骛、意志坚定的普通队员找到了切入点。
虽然能达到缘一那种境界的万中无一,但初步引动日之呼吸的力量,强身健体、增幅斩击,却并非遥不可及。
修炼日之呼吸的队员周围,往往洋溢着一种积极、温暖、充满希望的氛围。
而与日之呼吸修炼区的“顺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岩胜负责的月之呼吸区域。
这里的气氛,从一开始就显得凝重,而冷清到让人心如止水。
岩胜的教导,与缘一截然相反,充满了精确、冷厉和极高的门槛。
他首先会详细讲解月之呼吸每一型的发力技巧、角度、呼吸节奏的微妙变化,以及如何将斗气转化为那凄美而致命的月刃。
他的演示也极具冲击力:刀光闪烁间,无数大小不一的新月形和圆月形刃风呼啸而出,轨迹刁钻,变幻莫测,充满了华丽而危险的美感,威力惊人。
“月之呼吸,在于掌控。”岩胜的声音冰冷,眼睛扫过在场的队员,带着审视与挑剔,“掌控每一分力量,掌控战斗的节奏,掌控敌人的恐惧。需要极致的专注、冷静的计算,以及…将内心深处的力量,哪怕是黑暗面,也转化为刃锋的觉悟。”
他的要求极为严苛。步伐差之毫厘,呼吸稍显紊乱,挥刀角度不够精准,都会招致他毫不留情的冷斥:“愚蠢至极!”
“连这种程度都达不到,还想领悟月之呼吸?”
“你的心杂乱不堪,如何映照月辉?”
这种高压式的教导,让许多队员望而生畏。更关键的是,月之呼吸的力量,似乎源于一种更为复杂、甚至矛盾的心象。
它并非单纯的黑暗或负面情绪,而是一种极致的“求道者”的孤高、执念、以及对力量近乎偏执的渴望与掌控欲,混合而成的独特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