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颤抖着翻开第一页:
>“如果你看到这些字,请不要哭。我宁愿死在真相之中,也不愿活在谎言之下。防空洞里还有三千本书,编号A001至Z999,分类按‘自由学派’体系存放。钥匙在老钟楼的第三枚铜钉下。告诉孩子们,火种一直都在,只是需要勇气去点燃。”
泪水无声滑落,砸在纸页上,晕开一小片墨迹。
就在这时,头顶传来细微的碎裂声。紧接着,整条通道剧烈晃动,尘土簌簌落下。陈昭迅速将玻璃罐和日记塞入背包,转身欲退,却发现来路已被塌方封锁。他抬头望去,只见上方裂缝中渗下一缕微光,隐约可见一座残破的钟楼轮廓。
“问心钟……”他喃喃道。
传说中,南陵书院的问心钟只有在重大历史转折时刻才会自行鸣响。三百年前第一次焚书时它响过,三十年前第二次焚书时它沉默了??因为所有知晓其启动密钥的人都已被清除记忆。而现在,它竟再度显现?
陈昭攀上堆积的瓦砾,借着微弱光线摸索前行。半个时辰后,他终于爬出废墟,置身于一片荒芜的平台之上。眼前是一座半倾的哥特式钟楼,尖顶断裂,铜钟悬于残架,表面布满裂纹。然而就在他注视之际,那钟突然轻轻一颤,发出一声极轻的嗡鸣。
不是物理振动,而是直接作用于意识的精神共振。
刹那间,陈昭脑海中浮现出无数画面:一个少女抱着书奔跑在雨夜里;一群老人围坐在地窖中低声诵读;一名警察撕碎制服扔进火堆;一个小女孩把父亲藏起来的诗稿放进书包带到学校……
这些都是近年来各地觉醒者的真实记忆,此刻却被某种力量汇聚于此,注入钟体。
“它在收集火种。”陈昭恍然。
他一步步走向钟下,伸手触碰那冰冷的金属。就在指尖接触的瞬间,一股浩瀚的信息流涌入脑海??
是三百年的记忆长河。
从第一次知识清洗运动开始,到今日民间共感网络的成型;从无数无名者的牺牲,到林知微点燃茉莉烛火的那一夜……所有的痛苦、挣扎、希望,都被编码成星砂频率,储存在这座钟的核心之中。它不再是一口普通的铜钟,而是人类集体良知的容器。
>“你准备好了吗?”一个声音在他心中响起,既熟悉又遥远。
是林知微。
“我准备好了。”陈昭回答。
“那么,请成为新的敲钟人。”
他深吸一口气,抓住垂下的钟绳,用力一拉。
轰??
一声悠远绵长的钟响划破天际,不是通过空气传播,而是直接震荡在每一个尚存人性的灵魂深处。正在上课的学生停下笔,抬头望向窗外;正在执勤的士兵放下枪,怔怔出神;正在哄孩子入睡的母亲忽然哼起一首forgotten的童谣;而那些仍在使用情感稳定剂的人,则感到胸口一阵剧痛,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苏醒。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记忆守护站同时亮起蓝光。回响塔接连启动,形成一道环绕大陆的共振环带。星砂粒子在大气中重新排列,构建出一张覆盖亿万人的精神互联网络。
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共感潮汐中,一个人影缓缓走出北方冰原的气象站。是贺明霜。她身后跟着三十七位幸存学者,每个人都背着沉重的木箱。箱子里,是三十年来手抄誊录的典籍副本。
“走吧,”她说,“该回家了。”
七日后,第一场公开读书会在南陵旧址举行。没有扩音设备,没有直播镜头,只有五百余人席地而坐,围成一圈。陈昭坐在中央,手中捧着那本从玻璃罐中取出的《启蒙宣言》残页。
他翻开第一页,朗声道:
>“人人生而拥有追问的权利……”
声音不高,却清晰传递至每个人的耳中。随后,一位白发老者接过书,继续念下一段;接着是一个中年妇女,然后是少年、孩童……每个人读一句,或几句,如同接力一般,将整篇宣言完整诵完。
结束时,全场寂静。
许久,一个八岁女孩举起手,怯生生地问:“叔叔,我们现在……可以问问题了吗?”
陈昭看着她清澈的眼睛,郑重点头:“你可以问任何问题。而且,你要记住??没有人有权让你停止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