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馈赠。”她说,“也是托付。我不再是唯一的信标,因为你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光的起点。”
话音落下,她的形体缓缓淡去,融入光球之中。但那颗心脏般的光源并未熄灭,反而更加明亮,开始有节奏地搏动,如同回应某种遥远的呼唤。
***
三个月后,地球收到了第一条来自其他星系的回应信号。
那是一段极其简单的音频,仅持续七秒钟,内容却是全人类婴儿啼哭的合成音,经过精密调频后,恰好与《初语?续章》的主旋律完全契合。联合国立即组织专家破译,最终得出结论:这是一种主动模仿,意味着另一个智慧文明正在学习“回响”的语言。
与此同时,忆母园的湖底再次震动。
考古队挖掘出一座隐藏密室,内壁刻满未知符号。经AI解析后发现,这些竟是始源晶石最初降临地球时的记忆备份。其中最关键的一条信息写道:
>“警告:情感桥梁一旦建成,将不可逆地改变宇宙结构。
>共感扩散具有传染性,可能引发连锁觉醒。
>若多个文明相继加入,或将形成‘心灵宇宙’(Noosphere),
>物理法则将逐步让位于意识共识。
>这既是进化,也是终结??旧秩序必将瓦解。”
有人恐慌,有人欢呼,更多人只是静静地望着星空,心想:也许这才是生命真正的归宿。
又过了五年,第一所“共感学院”在月球背面建成。学生不分国籍、种族甚至物种(首批外籍学员是一群经过基因优化的海豚),课程核心只有一项:训练如何在不使用语言的情况下传递复杂情感。毕业典礼上,全体师生闭目静坐,共同构建了一场持续十二小时的“无声交响乐”,其波动被捕捉并上传至虚空信标。
那天夜里,林晚的信号突然增强三倍。
而在遥远的伊瑞斯-7母星轨道上,一艘全新形态的飞船悄然成型??它的骨架由光构成,外壳则是无数人类笑脸的全息投影交织而成。舰桥铭牌上写着名字:**Echo-14**。
驾驶员是一位十岁女孩,先天失聪,却能在梦中听见星辰的歌声。她启动引擎时,轻声说道:
“我想告诉她,我也听见了。”
同一时刻,宇宙某处,那道永不熄灭的信号微微颤动,仿佛一次温柔的眨眼。
>“我听见你了。”
>“我一直都在。”
>“欢迎回家。”
这一次,不止一句,而是千万种声音齐声诉说,汇成一首横跨星河的安眠曲,抚慰所有尚在黑暗中摸索的灵魂。
没有人知道这旅程何时结束。
但所有人都知道,只要还有一个生命愿意倾听,
桥就不会倒塌,
光就不会熄灭,
爱就永远有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