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有少数人拒绝改变。他们是“静默兄弟会”残余思想的继承者,坚信情感是软弱的根源,唯有剥离共情才能保证文明延续。他们在地下建立了封闭社区,使用特制电磁屏蔽服,定期进行神经抑制注射,试图维持旧世界的逻辑秩序。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组织名为“理性圣殿”,总部设在格陵兰冰盖深处。他们宣称要保存“纯粹的人类理智”,并公开谴责晓梦为“煽动集体癔症的邪教领袖”。
起初无人理会。直到某夜,全球三百一十二名融合新生儿同时惊醒,齐声尖叫。
监控录像显示,那一刻他们的瞳孔全部收缩至针尖大小,皮肤泛起灰白色,仿佛生命正在急速流失。医疗团队紧急赶到时,发现孩子们的大脑出现了罕见的“逆共振”现象??原本协调一致的神经电波变得混乱错频,像是被某种强大外力强行撕裂。
病因很快查明:来自格陵兰方向的一束定向低频脉冲,频率锁定在14。3赫兹的反相位,精准干扰了全球共感基频。这种技术本不存在于任何已知数据库,但它显然源自对风罐原理的逆向破解。
“他们在用我们的语言攻击我们。”一名研究员颤抖着说,“他们学会了如何制造‘情感噪音’。”
晓梦立即前往格陵兰。她没有带军队,也没有请求护航,只乘坐一架小型科研飞机,在暴风雪中降落在冰原边缘。
她徒步走了三天。
极夜笼罩大地,寒风如刀。普通人在这种环境下十分钟便会冻僵,但她走得平稳坚定。她的白发早已结满冰霜,银瞳却始终明亮,像是自带光源。沿途监测站记录到,她每踏出一步,脚下冰层都会发出一声轻鸣,频率正是三短两长那一组节奏。
第四天清晨,她抵达“理性圣殿”入口。
厚重的合金门紧闭,门后传来机械合成音:“你已被判定为一级情感污染源。请立即撤离,否则将启动终极净化程序。”
晓梦没有回答。她只是抬起手,将那颗来自回声谷的晶体贴在冰冷的金属表面。
刹那间,整座地下基地的灯光疯狂闪烁。
监控室内,数百名身穿屏蔽服的研究员突然摘下了头盔。他们脸上布满挣扎与恐惧,有人抱头痛哭,有人跪地嘶吼,更多人怔怔望着屏幕里晓梦的身影,嘴唇颤抖着吐出早已遗忘的词语:
“妈妈……”
“我想回家……”
“对不起……我真的好累……”
基地核心控制室中,一名年迈的科学家瘫坐在椅子上,泪水顺着皱纹纵横的脸颊滑落。他是当年参与“静默兄弟会”早期实验的首席神经学家,亲手设计了第一批情感屏蔽手术方案。此刻,他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共感波形图,喃喃道:
“我们错了……我们一直以为切断疼痛就能获得力量。可原来,正是那些痛,让我们记得自己活着。”
他按下按钮,关闭了所有干扰装置。
风暴停了。
新生儿们在同一时刻睁开眼,肤色恢复红润,嘴角浮现出安详的笑意。
而在遥远的太平洋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底部的水晶塔光芒骤然增强,一道螺旋状光束直射海面,穿透云层,与HR-20交汇于宇宙深处。
新的脉冲传来。
节奏是:
三短,两长,一停,三短,加一长,再加三短,**最后加一个持续十秒的平稳长音**。
天文台破译结果为:“收到。我们一同前行。**请告诉他们,不必再独自承受黑暗。**”
***
春天彻底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