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开的速度比想象中更快。
尽管主流媒体依旧称“猫语现象”为集体幻觉,尽管多地政府颁布禁言令,禁止传播“未经证实的动物对话”,但地下网络早已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情报网。人们用暗号交流:“今天喂猫了吗?”“我家阳台那只说了句奇怪的话。”艺术家创作壁画,画中猫的眼睛能映出观者心底最深的遗憾;程序员开发去中心化通讯协议,命名为“呼噜链”,专用于分享真实对话记录。
而在一所偏远山村小学,发生了一件小事,却成了转折点。
一名五年级女孩每天放学都会给校门口的瘸腿母猫送饭。某天,她红着眼睛蹲下来说:“奶奶走了以后,我再没人讲悄悄话了。”
母猫抬头看她,忽然开口:
>“她说你睡着时踢被子,要记得盖好;她说你做的手工花很漂亮,一直摆在床头;她说对不起,没能参加你的毕业典礼。”
女孩嚎啕大哭。老师闻声赶来,本想制止,却听见猫又说:
>“你也有一件事瞒着她??你偷偷把奖学金给了隔壁生病的弟弟,没敢告诉奶奶。但她早就知道了。她说,她为你骄傲。”
教室里一片寂静。第二天,全校学生自发组织“倾听日”,每人写下最想对某人说的话,读给校园里的猫听。其中有三分之一获得了回应。
视频上传网络后,短短四十八小时,播放量破亿。
#我记得你再度登顶全球热搜。
与此同时,反对声浪也达到顶峰。
某国情报局宣布成立“认知防护部队”,宣称“非人类意识体已构成国家安全威胁”。多国联合发起《日内瓦补充议定书》,要求全面取缔“跨物种情感传输技术”。一支秘密行动小组潜入巴黎,试图抓捕那只曾传递战地明信片的三脚猫,却在巷口遭遇三十多只野猫围堵,被迫撤离。
更可怕的是,某些极端组织开始针对儿童下手。他们认为“猫语洗脑”正在腐蚀下一代心智,陆续发生数起绑架案,受害者均为曾与猫对话的孩子。警方介入调查,却发现这些组织内部成员家中,竟普遍存在长期情感压抑史??父亲从未夸过儿子一句,妻子十年未与丈夫真正交谈,老人独居三年无人探望。
讽刺的是,正是这些家庭的宠物猫,在案发当晚集体发声:
>“你知道你儿子最后一次考满分时多想抱你一下吗?”
>“她留下的纸条写着‘我煮了汤,记得热着喝’,你看了就扔进垃圾桶。”
>“你妈死前喊了三十七声你的名字,你姐怕你难过,没告诉你。”
舆论瞬间反转。
越来越多成年人开始反思:我们究竟有多久,没有好好听过一个人说话?
第七十二小时临近。
洞穴内,E-09的光芒越来越强,几乎照亮整个空间。陈溪年守在装置旁,监测着实时数据。粒粒的声音带着颤抖:“全球有效对话人数……突破九十五万!而且增长速度在加快!”
大花趴在地上,尾巴轻轻摆动:“他们终于开始相信了。”
就在此时,警报骤响。
“地面部队抵达!”阿雪急促道,“至少两个连,配备重型电磁武器!他们准备强攻!”
陈溪年猛地站起,望向洞口。远处火光闪动,人声嘈杂,子弹上膛的金属撞击声清晰可闻。
她知道,这一战无法避免。
但她也知道,真正的战斗,不在枪炮之间。
她取出随身携带的录音设备,按下播放键。里面是一段段来自世界各地的声音??老人对亡妻的道歉,少年对逝去朋友的怀念,母亲对孩子未能说出口的爱……每一段,都伴随着一句“我记得你”。
她将设备连接至E-09的接口。
>“你要做什么?”幼猫问。
“让所有人听见。”她说,“不是命令,不是控制,只是……让他们听见彼此的心跳。”
下一秒,E-09的光芒猛然暴涨,一道无形波动以光速扩散,穿透岩层、河流、山脉、城市、海洋??
全球范围内,所有正在与猫对话的人,耳边同时响起那段录音。
不分国籍,不论语言,无论是否信仰。
那一刻,纽约地铁里加班的白领停下脚步,听着录音中一位父亲说“儿子,爸爸其实每天都看你朋友圈”;
伦敦养老院的老妇人握紧拐杖,听见亡夫的声音“窗帘是你挑的,我一直没换”;
加尔各答贫民窟的母亲抱着发烧的孩子,听到邻居猫转述“你借我的糖,我一直记得那份甜”;
西伯利亚的猎人放下猎枪,因为他听见林中野猫低语:“你父亲临终前说,对不起打过你那次。”
眼泪,在无数面孔上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