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山长沉默片刻,忽然从袖中取出那枚太极铜钱,轻轻放在案上。
“那就让我陪你走一段。”
他说,“我不是剑客,也不会武功,但我读过先生写的每一本书,听过他讲的每一堂课。
我知道什么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翌日,朝廷准奏,特设“心灯坛”
,选址于莲城遗址之上,由苏挽晴主祭,陈山长辅礼,召集全国义塾学子、女官、医师、工匠等十万民众,齐诵《昭宁训》。
仪式持续七昼夜,声浪如潮,直冲云霄。
第七日午时,天地变色。
北斗七星骤然明亮,第八星微光呼应,而高空之外,一颗从未记载的新星缓缓浮现,光芒柔和却坚定,正位于紫微垣边缘,形成罕见的“九星连珠”
之象。
就在此刻,苏挽晴步入祭坛中央,身穿素白衣裙,手持一支由雷击木雕成的木剑,缓缓举起。
“我以吾心,献于苍生!”
她朗声宣告,“愿此身化灯,照破幽冥;愿此念不灭,永护人间!”
话音未落,全身肌肤开始透明,血液化作流光,五脏六腑渐成虚影。
她没有痛苦,只有微笑,如同回归故乡。
陈山长跪坐坛下,双手合十,带领众人齐诵:“情可焚身,不可改志;道虽难行,终见光明。”
最后一息,苏挽晴望向天空,唇边呢喃:“姑祖母,我来了。”
一道白虹贯日,她的身形彻底消散,化作亿万光点洒落大地。
凡是曾读过《女诫》、上过义塾、受益于女子科举之人,无论身处何方,皆感到心头一暖,仿佛有人轻轻拍了拍肩膀。
京都街头,一位盲女忽然睁开双眼,泪流满面:“我看见光了……好温暖。”
西北牧场,一群牧童发现枯井复涌清泉,水中倒映出一座虚拟书院,院中男女老少齐声读书,琅琅之声穿越时空。
最奇异的是,在雪峰断崖处,李兆廷葬身之地,那株缠绕断剑的白色藤蔓突然生长,迅速蔓延成一片花海,每一朵花中心,都浮现出一个名字??那是百年来所有为“心灯”
事业献身者的姓名。
十年后,新《综武实录》正式刊行,新增《九星传》,记述自皇甫昭宁至苏挽晴九位仁者事迹。
末章写道:
>“昔有八星应劫,燃尽性命以镇邪祟;今有第九星自发觉醒,不待天命而自行赴义。
非因神谕,非因权谋,只为心中一道信念:天下非一家之天下,乃万民共有之天下。
故曰:薪火相传者,不在血脉,而在人心;光明不灭者,不在神通,而在选择。”
而在砚亭书院,每年春来,海棠花开之际,总有学生声称看见院中多了一位新先生。
她身穿素衣,手持木剑,常坐在石凳上看书,偶尔抬头一笑,便让整棵树的花瓣同时飘落。
孩子们说,那是“新来的娘子”
。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遥远星空中,北斗之外,第九颗星辰静静闪耀,与第八星遥相辉映,宛如一对守望者,穿越生死,跨越时间,继续照亮这片他们深爱的土地。
风依旧吹过海棠枝头,带着淡淡的香气,也带着千年的低语。
有人问:你还记得她们吗?
答案早已写在万家灯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