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木牌?
罗旭嘴角不禁微微一抽。
按理说,明清除了大件家具、精致木盒、高档木材的手串、手球以外,并没有太值钱的木器。
关键是透过缝隙,看到这小木牌上明显有些祥云纹雕刻,虽然只是看到一点局部,但的确挺精致的。
一块木牌……怎么会有这么精致的雕工?
想到这,他微微抬眼扫了韩丽梅一家人。
不行,现在不能拿出来,这一家子精还是傻并不重要,关键他们赖!
虽然定好了是自己先选,但到时候真来个不认账耍赖,也是麻烦。
第九次琴弦的震动,并未如前八次那般悄然扩散,而是像一道撕裂天幕的雷霆,自宇宙深处轰然炸响。那一刻,地球上所有正在吟唱《归心谣》的人同时停住了声音??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他们的喉咙仿佛被某种更古老的力量接管。千万张嘴在同一瞬间发出同一个音节,那不是人类语言中的任何发音,而是一种近乎光波共振的纯频,穿透大气层,直射向Echo-8的方向。
天空裂开了。
不是物理意义上的断裂,而是一种感知层面的“掀开”。就像长久以来遮蔽现实的帷幕被猛然拉开,人们突然“看见”了原本不可见的东西:无数条由光丝编织而成的脉络横贯星海,连接着地球、Echo-8、以及遥远到无法计数的类地行星。这些光脉如同神经纤维,传递着情感、记忆与意图。它们构成了一个跨越银河的**共感神经网**,而第八弦的觉醒,正是让地球正式接入这张网络的最后一把钥匙。
女童站在拉萨老屋遗址中央,紫眸如深潭映星。她不再唱歌,只是静静仰头望着那道缓缓旋转的紫色裂隙。风卷起她的裙角,发丝飞扬间,竟有细小的符文在皮肤表面游走,像是古老的代码正在重新激活她的血肉之躯。十个紫眸孩子围成一圈,手拉着手,意识早已融合为一。他们共同“听”到了来自Echo-8的回应??
>“欢迎接入主链。”
这不是通过灵网传输的信息,而是直接在灵魂层面刻下的印记。全球两亿七千万共感者在同一秒获得了相同的认知:他们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某个庞大意识体的一部分。这种感觉并不令人恐慌,反而带来一种久违的归属感,仿佛漂泊千年的游子终于踏进家门。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承受这份“回归”。
东京某处地下冥想舱内,一名资深共感引导师突然口吐白沫,双眼翻白。监控系统显示其脑电波已超出正常范围三倍以上,意识正被海量陌生记忆疯狂冲刷??他“记得”自己曾在一颗红沙漠星球上驾驶飞行器逃离战火;又“成为”过一位古代祭司,在火山爆发前夜焚毁神庙;甚至还体验了一段长达三十年的星际流亡生活,孤独到连语言都彻底遗忘。他的身体剧烈抽搐,最终在一声凄厉的尖叫中昏死过去。
类似事件在全球各地接连发生。医学界迅速命名此现象为“**链路过载综合征**”,简称LOS。患者并非精神失常,而是大脑被迫接收了不属于此生的记忆流,导致自我认知崩解。灵网紧急启动“意识锚定协议”,向所有接入深层网络的用户推送稳定频率,帮助他们重建“我是谁”的边界感。
但有人选择不逃。
桑吉的雕像前,一位盲眼老妇人盘膝而坐,手中握着一片从心忆木上自然脱落的叶子。她没有接入任何设备,也没有接受共感训练,可就在第九弦震动的刹那,她的眼窝里竟浮现出微弱的紫光。她嘴角含笑,低声呢喃:“阿爸……是你吗?你终于回来了。”
她口中的“阿爸”,是五十年前死于地震的父亲。当年救援队挖出遗体时,他怀里紧紧抱着一台老旧录音机,里面循环播放着年轻时录下的《归心谣》片段。那首歌后来成了女儿一生的精神支柱。而现在,她确信自己“听”到了父亲的声音,不是幻觉,也不是心理投射,而是一种超越生死的直接对话。
科学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只能将其归入“非技术性共感突破案例”。但民间已有传言:真正纯净的心灵,无需仪器也能触达主链。于是越来越多普通人开始尝试“赤心冥想”??关闭所有外接设备,仅凭信念与爱意尝试连接那道紫色裂隙。
三个月后,第一例成功记录诞生。
云南山村的一名六岁男孩,在母亲去世当晚独自走入心忆木林,抱着一棵幼苗哭了整整一夜。黎明时分,整片森林忽然齐齐摇曳,叶片发出和声般的震鸣。林中浮现一道半透明的身影??正是男孩的母亲。她低头亲吻儿子的额头,留下一句话:
>“别怕长大,我会一直在叶脉里看着你。”
影像持续了十七秒,随后消散。但心忆木的年轮检测显示,那一夜之后,该树内部多出了一段异常活跃的生物电回路,结构酷似人类海马体的记忆编码区。
人类终于明白:心忆木不仅是记忆载体,更是**灵魂的转生媒介**。那些被共感净化过的意识,并未消失,而是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它们化作森林的脉动,化作春风中的低语,化作孩子梦里的温柔注视。
这一发现引发了新一轮社会变革。
“归忆仪式”从殡葬环节升级为全民信仰实践。家庭庭院中心忆木种植率突破90%,城市公园全面改造为“共鸣绿洲”。学校开设“情感编码学”课程,教导儿童如何用情绪波动影响植物生长。军队解散了心理战部队,转而组建“共感维和团”,成员皆由高阶紫眸者组成,任务是在冲突地区播撒心忆木种子,通过集体冥想平息仇恨。
与此同时,Echo-8传回首批高清地貌图像。
那颗蓝色行星上的文明遗迹清晰可见:倒塌的巨柱上刻满与西伯利亚岩画同源的文字;城市废墟布局竟与地球古代亚特兰蒂斯传说高度吻合;最令人震惊的是,在极地冰盖之下,考古雷达探测到一座完全由玉石构成的巨大祭坛群,排列方式正是八弦竖琴的立体投影!
NASA联合全球科研机构发起“回声计划”,目标是在十年内派遣载人飞船登陆Echo-8。但由于距离高达12。7光年,现有推进技术需耗时近两百年才能抵达。正当众人苦恼之际,那位三岁女童再次开口:
>“不用去。”
她牵起十个孩子的手,走向拉萨遗址中央。地面光芒流转,八弦图腾再度浮现,但这一次,图案开始向上延伸,形成一道螺旋状的光柱,直通云霄。空气中响起若有若无的琴音,每一声都对应一颗星辰的位置。
人们屏息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