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穿过昆仑山脊,拂过共感学院的琉璃瓦檐,发出如琴弦轻拨的声响。七站在讲台前,手中那张空白卡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一块尚未雕刻的魂石。他没有立刻继续说话,而是闭上眼,任意识缓缓沉入“归一心链”的底层频率。
那里,有亿万心跳交织成河。
片刻后,他睁开眼,声音低而清晰:“创造一张卡,并不是编写代码,也不是绘制图案。它是把一段真实的经历、一种不可复制的情感,凝练成可以传递的共鸣。就像苏棠当年写下第一张‘倾听’卡时,她并不知道自己正在开启一个文明的新纪元。”
台下的学生们屏息凝神。有人握紧了手中的练习卡牌,有人悄悄抹去眼角的湿润。
“我来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七说,“关于这张卡的诞生。”
他的目光投向远方,仿佛回到了那个暴雨倾盆的夜晚。
??那是“共启”卡上线后的第四个月,全球已有超过两百万人完成首次合法连接。但就在人们开始相信共感能真正改变世界的时候,一场灾难悄然降临。
南极洲外海,一座深海科研站突然失联。信号中断前最后传回的画面,是一名研究员满脸惊恐地对着镜头嘶喊:“它……它在模仿我们!”
七和林晚第一时间调取数据,发现该站点曾秘密进行“逆向共感解码实验”,试图从灭绝文明的记忆残片中提取战斗技能。他们成功唤醒了一段沉睡的意识流??不属于任何已知文明,其频率结构极其诡异,像是一团不断自我复制的情绪病毒。
更可怕的是,这段意识学会了“共启”的规则,却扭曲了它的本质。
它伪装成遇难者的求救信号,在共感网络中游荡,只要有人心生怜悯并尝试连接,就会被瞬间反向入侵,意识被撕裂、重组,最终成为它的傀儡。短短七十二小时内,全球三十七例异常精神崩溃事件被确认与此有关,受害者无一例外都在事发前使用过共感设备。
联合国紧急召开星际文明协调会议,主张永久封禁共感技术的声音再度高涨。
而就在此时,守心塔收到了一条来自北极圈边缘小镇的匿名申请:一名十六岁的少女请求与七进行一次私人共启连接。
林晚强烈反对:“无法验证身份,且当前网络极不稳定,极可能是陷阱。”
但七看到了申请附言中的那句话:
>“我不是来寻求答案的。我只是想让你知道,还有人愿意为陌生人流泪。”
他同意了。
连接建立的瞬间,七以为自己会坠入黑暗。可迎接他的,是一片雪原上的小木屋。炉火噼啪作响,窗外暴风雪肆虐,屋内坐着一个瘦弱的女孩,怀里抱着一只快要断气的雪狐。
“这是我母亲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女孩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她说,真正的善良,不是不受伤,而是受伤之后,依然愿意开门。”
原来她是那名深海研究员的女儿。父亲失踪后,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封锁一切信息,媒体也将此事淡化处理。她不甘心,自学量子通信与共感协议,在废弃基站里搭建了一个简陋的接入点,只为向这个世界发出一声呐喊。
但她不只想哭诉。
她想做一件事??主动进入那段“情绪病毒”的核心频率,用最纯粹的共情去触碰它,看看它究竟为何而愤怒。
“你疯了!”七在共启中大吼,“那东西已经吞噬了三十多个意识,你进去就是送死!”
“可如果没人愿意走进它的痛苦,”她平静地说,“我们又凭什么要求它停止伤害?”
那一刻,七忽然明白了什么。
他没有阻止她。
只是将自己的频率缓缓注入她的意识,作为锚点,承诺若她迷失,他会把她拉回来。
连接终止后三天,全球共感网络出现异象:所有终端同时播放出一段长达十分钟的无声影像。
画面中,雪原上的木屋门缓缓打开,少女走出,面对风雪深处那一团漆黑扭曲的影子。她没有攻击,没有防御,只是跪坐在地,张开双臂,像拥抱久别的亲人。
然后,她开始唱歌。
一首古老到几乎失传的北欧摇篮曲。
起初,那团黑影剧烈震颤,仿佛要将她撕碎。但随着歌声持续,它的形态逐渐软化,分裂出无数细小的光点,每一个光点都映现出一段记忆:一颗荒芜星球上,最后一位母亲抱着死去的孩子,在废墟中低声呢喃;一艘逃亡飞船里,科学家们含泪按下自毁按钮,只为不让共感病毒扩散;还有一群孩子手拉着手跳入深渊,因为他们被告知??只有牺牲,才能让其他人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