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岭南那位曾冒充“守心真人”的术士,在狱中写下万言悔过书,详述自己如何利用人性弱点行骗,并提出设立“反惑课”,专教百姓识别言语陷阱与心理操控。此书被刊印十万册,发往全国学堂,成为《识伪课》续篇。
然而,风波未息。
某日深夜,姑苏河畔琴声骤断。柳轻眉突感心悸,手中古琴弦崩裂一根。她虽目不能视,却似洞悉冥冥之意,唤来小女孩弟子,颤声道:“去告诉归墟口的人,南方将有大劫。不是战火,不是饥荒,而是‘无声之毒’。”
数日后,江南多地爆发怪病:患者初时神志清明,渐渐言语错乱,最终陷入癫狂,口中不断重复一句话:“一切都无所谓。”医者束手无策,瘟疫迅速蔓延。更诡异的是,病人房中常发现一张空白纸片,上面无字,却散发淡淡檀香。
赵七郎亲赴疫区调查,走访数十村落,终于在一废弃道观中找到线索:地下藏有大量陶罐,内盛黑色粉末,经检验乃是以迷幻草药混合《守心录》焚烧后的灰烬炼制而成。投毒者刻意选取那些曾背诵《守心》却言行不一之人下手,使其信念崩塌,沦为行尸走肉。
幕后黑手很快浮出水面??竟是当年参与伪造“真展昭”骗局的另一名漏网之徒,名为沈无痕。此人精通音律与药理,曾师从柳轻眉学琴,后因嫉妒展昭声望,转而研究如何瓦解人心信仰。他潜伏多年,趁天下太平之际,悄然建立“忘心教”,宣扬“一切道德皆虚妄”“善良只是软弱的伪装”,并利用人们对现实不满的情绪,暗中传播思想毒素。
“他不是杀人,是要杀‘善念’本身。”赵七郎沉痛道,“一旦人们相信‘做什么都没意义’,那么展公毕生所建的一切,都将土崩瓦解。”
危机当前,赵七郎做出惊人决定:重启“忆廊”,但这次不限于一人行走,而是将其力量扩散至整个江南。
他命工匠以特殊矿石雕刻九千九百九十九面铜镜,分布各村要道,每逢午夜,镜面自动映照出观者内心最深处的遗憾与悔恨。同时,请苏婉儿带领明心书院师生编写《赎心篇》,内容不再是训诫,而是真实故事??关于小人物如何在困境中选择善良:有寡妇收养敌军遗孤,有乞丐捐出全部积蓄救病童,有书生拒收贿赂宁可罢考……
这些故事被编成歌谣,由盲女弹唱传颂。更有孩子每日在村口朗读:“我今天没有说谎。”“我帮阿婆提了水。”“我没嘲笑那个跛脚的同学。”
一个月后,奇迹发生。首批感染者开始清醒,醒来第一句话竟是:“我想起来了……我本不该放弃希望。”随后,越来越多的人恢复理智,主动销毁家中隐藏的毒粉,举报“忘心教”据点。
最终,官兵包围沈无痕藏身之所。破门之际,这位昔日才子正坐在琴前,指尖悬于弦上,却迟迟未弹。他抬头看向赵七郎,冷笑:“你以为赢了吗?只要人心还有恐惧、贪婪、嫉妒,我就永远不会失败。”
赵七郎静静取出那把温润木剑,放在桌上。“你说得对。人性永远有阴暗。但我们不怕它存在,只怕无人愿意面对。”他转身离去,留下一句话:“你可以腐蚀一千个人的心,但只要有一个人仍愿点亮灯火,黑暗就无法胜利。”
沈无痕被捕当日,全国举行“光明祭”。万家灯火通明,百姓手持木剑,面向星空齐诵《守心录》开篇: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不惧风雨,不问归期。惟求此心,始终如一。”
十年后,世界已变。
曾经的流浪铁匠成了“匠心灵会”会长,倡导“以技养德”;苏婉儿出任首位女性宰辅,推行“民心考核制”;小女孩弟子长大成人,继承柳轻眉衣钵,创“音疗堂”,用音乐治愈创伤灵魂。而那棵归墟口的黑桃树,每年清明必开一朵黑金之花,传说谁若诚心祈愿,便能在梦中听见展昭低语。
又逢春日,一位白发老者来到树下。他是当年驿站中侥幸活下来的马汉之孙,名叫马文远。他带来一把锈迹斑斑的铁剑,轻轻置于新木剑旁。
“爷爷临终前说,他们没能护住您。”老人跪下,“但从今天起,我也想做一把‘看不见的剑’。”
风拂过林梢,残剑轻晃,仿佛回应。
远方山村,一名少年正在教妹妹写字。纸上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字:“我要做个不说谎的人。”
窗外,桃树抽芽,晨光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