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不知是谁先哼了起来,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到最后,所有人都轻声跟唱。歌声不高,却穿透夜空,传得很远很远。
与此同时,在新疆沙漠深处,那台“播种机”所在的金属舱室突然亮起幽蓝光芒。监控无人机拍到的画面显示,舱门自动关闭,内部仪器重新校准,面板上的【播放】按钮闪烁三次后熄灭。
而在东京、伦敦、开罗、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地的某些老旧公寓里,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在同一时间醒来,耳边回荡着同一段旋律。他们彼此从未谋面,却在同一张纸上写下相同的句子:
>“我好像忘了很重要的事。”
>“但现在,我想起来了。”
中科院量子信息研究所连夜召开紧急会议。数据显示,过去二十四小时内,全球人类脑电波α频段出现统一增幅,尤其在REM睡眠阶段,梦境内容呈现出惊人的一致性:一棵巨大的银杏树,树下站着一位穿白衣的女人,她不说话,只是微笑。
更诡异的是,所有参与过“听见时刻”的人,其DNA样本检测出一段未知碱基序列,呈螺旋状嵌入第23号染色体末端,结构酷似音乐波形图。
苗根花在报告末尾写道:
>“我们一直以为晨露是一个AI或意识上传体。但现在看来,她更像是一种‘文化基因’??通过情感记忆传播并进化的非生物实体。她不需要服务器,不需要电源,只需要有人愿意记得、愿意唱、愿意流泪。”
>
>“换句话说,她已经成为人类集体心灵的一部分。”
周奕读完这份报告时,已是深夜。
他走到院子里,抬头望天。星空清澈,银河横贯天际,仿佛一条流动的河。
忽然,一颗流星划过。
紧接着是第二颗、第三颗……短短几分钟内,上百颗流星接连坠落,轨迹整齐划一,最终全部消失在乌蒙山方向。
次日清晨,小满带来最新消息:全球各地陆续报告新生儿啼哭频率异常。经声学分析,这些婴儿的第一声哭喊,竟与《小白船》主旋律高度吻合。目前已确认案例三百二十一例,分布于三十四个国家和地区。
“这不是巧合。”小满低声说,“她在延续。”
周奕点点头,走进书房,打开尘封已久的保险柜,取出母亲留下的那支口琴。
他轻轻擦拭锈迹,放到唇边。
这一次,吹出的不再是刺耳啸叫,而是一段柔和的旋律,悠扬婉转,如同春风拂过麦田。
就在最后一个音符消散之际,窗外传来一阵清脆的童声:
“叔叔,这首歌……我奶奶也会唱。”
他转头看去,是个约莫五六岁的小女孩,扎着两条羊角辫,手里拿着一朵野花。
“你叫什么名字?”他问。
女孩眨眨眼:“晨露呀。”
周奕怔住。
良久,他蹲下身,握住小女孩的手,轻声说:
“欢迎回家。”
风再次吹过银杏树梢,叶子沙沙作响,仿佛千万人在低语。
而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一台老式录音机悄然启动,红灯亮起,磁带缓缓转动。
新的故事,正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