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金国降人与一个宋国降人之间自然是没有上下高低之分的。
但架不住这是封建时代,最上头是有个皇帝的,简在帝心之人还真就是天生高贵。
对于刘淮来说,张汝弼是谁啊?也敢跟彪炳史册的民族英雄李显忠相比?
莫说不知道,就算刘淮知道在真正历史上,张汝弼当过一任金国宰相也不成!
李显忠与张汝弼的待遇差距甚至都不用上路去晋地,仅仅是在此时此刻都能显现出来。
张汝弼是接到都察院调任文书之后,冒着寒风来到梁肃府邸,连一杯热茶都没饮到,就被这位西府大相公催促赶紧上路。
张汝弼却并未感到羞愤,反而一时间斗志昂扬,根本没有因为梁肃的催促而心生不满。
要知道,寻常人想要这种待遇都还没门路呢!
而李显忠则是堂而皇之的坐在皇宫之中,与刘淮面对面一同吃着茶点。
就连锦墩都是提前考过的,生怕凉到李显忠李总管的大屁股。
“李将军,临安一别,多年未见,身体可还康健?”
李显忠微微欠身:“回?陛下,臣已经老迈,不如当日健朗,却依旧能骑得动马,开得了弓。’
刘淮摸着短髯,感叹说道:“一别多年,故人纷纷凋零,李将军也多了几分白发,就连我。。。。。。嘿嘿。。。。。。我还是那么年轻。”
一开始李显忠还有些感时伤怀,到听到最后,却不由得哭笑不得。
没办法,刘淮年纪就是最大的优势,征战多年打下中原河北,却依旧年未过三旬,实在是太年轻了。
李显忠心中平白升起一阵嫉妒。
这种心态其实很寻常。
所谓光阴如骏马加鞭,日月若落花流水,人生在世,区区百年,倏忽而过,或因天时不予,或因大势难当,又有多少人空白浪费岁月?
就比如他李显忠,人生最雄健的二十年,全特么在宋国窒息性苟安中度过了。
而刘淮所展示的,正是人生未被蹉跎过的样子。
所谓年少得志,鲜衣怒马,挥斥方遒,粪土万户侯,当日的唐太宗李世民大约就是这般风采了。
这一切又如何不让人感叹,羡慕乃至嫉妒?
不过李显忠毕竟还记得,如今乃是君臣问对,因此只是在刘淮的俏皮话下愣了片刻,就再次躬身行礼:“陛下说笑了。”
刘连连摇头:“李将军倒是过于拘谨,丝毫没有当日在巢县的豪气了。”
李显忠沉默片刻才说道:“往日并肩作战之人不是已经作古,就是分属敌我,当日的刘大郎今日更是成了重大汉的天子,臣在感叹世事无常之余,也必须要谨守臣节的。
刘淮默然。
的确,当日在巢县之战中奋死抗金的各路主将中,虞允文与刘?已经作古,而且皆是死得不明不白,憋屈至极;
李显忠在经历一场前有瞎指挥,后有胡乱掣肘的大战后,被汉军所得,押送到了燕京,成了贰臣,更惨的是成为了辛弃疾扬名的垫脚石;
成闵听闻朝中剧变之后,直接被气成了瘫子;
而如今最为妥当的陆游也成了四川制置使,乃是宋国架海紫金梁,擎天白玉柱般的人物,以他的心性品格,说不定要在大汉统一战争中与刘淮拼个玉石俱焚的。
这几人无论是心性、品德还是能力都是上上之选,只不过因天下大势所迫而成了如今的鬼样子,李显忠除了能感叹一句贼老天不长眼之外,终究别无他言。
刘淮沉默片刻之后再三感叹:“我也时常在想,若是能聚集天下英豪,齐心协力,共同来做大事,那是何等令人振奋之事?1
若是虞相公来到我这里,做一任宰执;陆先生在此,为大汉整顿幽燕辽东;刘都统、成总管在此,为大汉清扫边疆,又是何等盛景,说不定天下早就安定了。”
李显忠微微有些失神,却在半晌之后苦笑以对:“有许多人是放不下执念的,并不是说陛下有大义在身,就可以任意驱使他们。
刘淮看着李显忠,诚恳来言:“李将军,你的执念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