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默合上本子。“你知道这种人最难找吗?她们通常不愿意再提起过去。”
“所以我才要做。”她说,“有些人沉默太久,不是因为没事发生,是因为没人愿意听。”
会议结束后的第三天,周默带着摄像机去了职业培训中心。他见了六个报名参加讲座的女性。有人做过个体户,因合同陷阱赔光积蓄;有人在公司被架空职位,被迫离职;还有一个刚从外地回来,想重新开始却没人敢雇她。
她们起初都不愿露脸。周默没劝,只是把活动流程念了一遍,又把沈知微写的那份公开信读了出来。
信里只有一句话反复出现:“我知道那种感觉。我不希望下一个人还要再经历一次。”
那天晚上,他在剪辑室看了一遍采访素材。有个中年女人说到一半哭了,然后擦掉眼泪继续讲。她说:“我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可今天有人问我,还想不想试试看。”
他把这段视频发给沈知微。
她回复:“用这个开头。”
周六早上七点,沈知微提前到达培训中心。教室还没开门,她站在走廊尽头等。周默过来时,手里拿着麦克风测试仪。
“设备都好了。”他说,“记者十点到,直播平台也准备就绪。”
她点头,走进教室。里面摆了三十张椅子,已经坐了二十多人。有人低头翻资料,有人小声交谈。黑板上写着今天的主题:如何看懂一份真实的财务报表。
她走到后排坐下。
八点半,讲座开始。主讲人是程雪阳推荐的一位会计师,穿着简单衬衫,说话直接。他从一张假账单讲起,一步步拆解作假手法。台下有人记笔记,有人举手提问。
中间休息时,一位戴眼镜的女士站起来说:“我去年被人骗签了一份合伙协议,钱没了,官司也输了。我想知道,当时有没有可能早点发现不对?”
没人回答。教室安静了几秒。
沈知微站起身,走向讲台。她没有拿话筒,声音也不高。
“我三年前管理的基金暴雷,就是因为一份伪造的审计报告。”她说,“我当时没看出来,不是能力不够,是有人故意把问题藏在细节里。比如用不同字号的字体标注数据,或者在附注里加一句不起眼的话。”
她顿了顿。“后来我才明白,不是我们看不懂,是有人不想让我们看懂。”
台下有人抬头看她。
“所以今天我们来做这件事。”她说,“不是教你怎么成为专家,而是让你知道,你可以质疑,可以追问,可以不轻易签字。”
没有人鼓掌。但有人开始拍照,有人低声跟旁边的人说话。
直播观看人数在十分钟内突破八万。
当天下午,#微光行动#上了热搜。不是靠买,是靠转发。有学员把现场照片发到社交平台,配文:“第一次有人认真告诉我,普通人也能学会保护自己。”
周默把热搜截图发给她时,她正在回公司的车上。
“效果比预想好。”他说,“多家媒体主动联系,想跟进系列报道。”
“别让他们聚焦我。”她回复,“重点是那些站出来讲话的人。”
“可你今天说了那么多话,以后还能装冷面投资人吗?”
她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很久才回了一句:“我不是装的。我只是以前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
三天后,第一家合作基金会发布了资金使用明细。五百万中,首批八十万元拨付给十二名女性创业者,每人额度五到十万不等,全部附带一对一法律咨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