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又哭了。不是因为难过,是因为我觉得……我终于可以不用假装坚强了。”
上传成功,屏幕显示:【已加入全球情感存档?编号:9,821,563】
就在此时,她的终端自动播放了一段回复音频??是一个男孩的声音,带着鼻音:
“我也这样。昨天我躲在厕所里打了自己两拳,因为我控制不住对妹妹发脾气。但我现在想告诉她:对不起,我也很痛。”
少女停下脚步,望着车水马龙的街道,轻轻说了句:“我听见了。”
这句话没有上传,也没有记录。但它随着风飘散,落入某个正在监听公共频段的匿名接收站,又被转发至亚马逊雨林的一间树屋。屋里,一个部落长老正教孩子们使用简易共鸣器。他听完这段话,点点头,用母语复述了一遍。
孩子们齐声回应:“我们听见了。”
声音顺着树冠上传至卫星中继点,再传向北极圈内的游牧民族帐篷、非洲草原上的难民营、太空站中的宇航员……一圈又一圈,一层又一层。
这不是传播,是**回响**。
***
多年以后,历史课本上关于这个时代只有一句话:
【公元21年,人类首次承认:完美并非目标,真实才是文明的起点。】
而在遥远的未来,当星际殖民船驶离太阳系,船载数据库中最受访问的文件夹名为:“地球之声?原始档案”。
其中第一段录音,是一段跑调的老歌,背景还有孩童嬉笑。
文件备注写着:
【来源未知。分析显示,该音频携带情感共振密码,可激活所有具备共感能力的生命体基础共鸣机制。建议作为跨文明交流初始信号使用。】
飞船AI在启航仪式上播放了这段歌声。
外星探测器接收到后,回传了一串复杂波形。
经解码,内容竟是同样的旋律??只是更加荒腔走板,夹杂着未知物种的笑声与咳嗽。
人类科学家看着译文,久久无言。
最后,一位年轻的女研究员轻声说道:“也许……他们也曾经破碎过。”
她按下按钮,将林晚的最后一句话附在回信末尾:
**“我听见了。”**
宇宙浩瀚,星辰寂寥。
但只要有声音响起,
就一定会有另一个灵魂,
愿意为之停留一秒,
说一句:
“我也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