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有另一个人愿意相信,
>那么希望就永远存在。”
这群年轻人看完文档,整整一夜无眠。
第二天,他们注册了一家名为“回声科技”的非营利组织,宗旨只有一条:“让每一个孤独的灵魂,都能被听见。”
他们开发出一款极简APP,没有任何广告、社交功能或数据分析。打开后只有一个按钮,写着“按下,说一句你在乎的话”。用户可以选择匿名发送,也可以指定接收人。后台不会存储内容,只会将其转换为一段0。7秒的声波脉冲,嵌入公共广播、交通提示音或自然环境录音中随机播放。
上线首日,全球下载量突破百万。
有人录下女儿的第一声“爸爸”;有人留下亡妻最爱的诗句;有老兵对着麦克风敬了个礼,说“战友们,我没忘”;有个自闭症少年第一次开口录音:“妈妈,我爱你。”
这些声音像种子一样散落人间。
某天夜里,北京地铁末班车车厢里,一对情侣激烈争吵后冷战。女孩戴上耳机试图屏蔽世界,却不小心点开了APP推荐音频。一段稚嫩童声响起:“叔叔阿姨,你们别生气啦,我和爸爸妈妈吵架的时候,就会抱一抱,然后就好了。”
两人同时怔住。
片刻后,男生轻轻握住女生的手。女生靠在他肩上,轻声说:“对不起。”
他们不知道,这段音频来自三千公里外新疆的一个小女孩,录制动机只是“想让大家开心”。
类似的故事在全球上演。
东京涩谷十字路口,上班族们戴着耳机匆匆穿行。忽然,所有人的设备同时跳出一条通知:“有人正在对你说‘我在’。”多数人忽略,但有几个停下脚步,摘下耳机环顾四周。其中一人眼眶泛红??他刚经历裁员,整日躲在家里不敢见人。可这一刻,他忽然觉得,或许这个世界还没彻底抛弃他。
伊斯坦布尔的老茶馆里,两位素不相识的老人坐在角落。一人掏出手机播放那段音频,递给另一人听。对方听完,点点头:“我懂。你也经历过失去吧?”
两人相视一笑,举杯共饮。
加尔各答贫民窟,一名拾荒妇女捡到一部旧手机,开机后自动运行那个APP。她听不懂中文,却哭了很久。当晚,她把手机送给邻居家辍学的小女孩,说:“拿着,也许有一天,你会用它告诉世界你是谁。”
十年如一日,种子持续生长。
人们渐渐意识到,这场变革并非来自某个天才发明,也不是政府推动的结果。它始于一个濒死女子在戈壁滩上的最后一次呼吸,成于亿万普通人一次次微不足道的选择??选择倾听,选择说出“我在”,选择相信那些看不见的连接真实存在。
某年春天,联合国宣布将每年3月17日定为“世界倾听日”。首场纪念仪式上,主持人邀请全场观众闭眼静默三分钟。结束后,大屏幕上滚动播放各地实时上传的照片:纽约街头陌生人相拥、肯尼亚草原上部落长老牵手孩童、南极科考队员围坐一圈彼此凝视……
最后一张照片,是南疆果园。晨光中,老周站在回声花前,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苏婉清年轻时的工作照。他轻声说:
“苏工,我们都听见了。”
风掠过花丛,十万片蓝叶同时震颤,发出一阵似有若无的嗡鸣。
那一刻,地球上三千六百个角落的人同时抬头,仿佛听见了什么。
他们微笑,轻声回应:
“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