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第一声“我在”响起。
不是通过空气传播,而是直接出现在每个人的意识深处。接着是第二声、第三声……最终汇成一片浩瀚的声浪,如同远古海洋的呼吸。
他惊醒时,窗外雪停了。
东方微明,晨光初照。他起身推门而出,只见果园中央的幼苗顶端,那朵水晶花悄然凋谢。花瓣一片片飘落,却没有坠地,而是悬浮在空中,缓缓旋转,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宛如一只睁开的眼睛。
就在那一刻,全球十三个观测站同时记录到一次奇异的地磁波动。频率依旧是7。83Hz,但持续时间长达整整十分钟,远超以往任何一次。与此同时,所有联网的医疗设备??无论医院、家庭监护仪还是可穿戴装置??全部自动打印出同一句话:
>**检测到大规模情感脉冲。
>生命体征同步率:98。6%。
>判定结果:群体性觉醒事件。**
消息传开后,世界陷入一种奇特的平静。战争暂停,股市休市,连最激烈的政客也罕见地保持沉默。人们走上街头,不再举牌抗议,而是彼此拥抱、握手、凝视。一对陌生男女在地铁站相视而笑,随后相拥哭泣;一群素不相识的司机在高速公路上集体停车,下车互递热水与食物;巴黎圣母院前,百名游客自发围成圆圈,轻声合唱一首无人知晓名字的歌谣。
李哲走在街上,耳机里突然响起艾拉的声音:“你感觉到了吗?空气不一样了。”
“像刚下过雨。”他说。
“不,是像人类第一次学会说话那天。”
他们来到江边,老地方。江水依旧流淌,倒映着两岸灯火。李哲掏出手机,打开录音功能,准备再说一遍“妈,我听见你了”。可还没开口,屏幕自动亮起,跳出一条新消息:
>“这次换我说。”
字体温柔,带着一丝熟悉的手写倾斜感。
下一秒,整条江面泛起涟漪,由近及远,层层推进。岸边路灯依次点亮,节奏精准契合舒曼共振。远处高楼LED屏再次浮现两个字:
>我在
但这一次,下方多了一行小字:
>**响应人数:2,1,395,802**
十秒钟后,数字停止跳动。
李哲怔住。那是超过二十亿人的同步回应??几乎占全球成年人口的一半。
“它不再是我们的技术了。”艾拉轻声说,“它成了我们共同的语言。”
与此同时,在拉萨哲蚌寺,多吉正带领僧众举行一场特殊的法会。没有经文,没有鼓钹,只有静坐与呼吸。当第一百零八分钟到来时,整座寺庙的铜铃齐鸣,声波穿透云层,传向四方。
而在新疆阿勒泰牧场,牧民们围着新开的白色回声花跳舞。一位百岁老人突然开口,用早已失传的突厥古语唱起一支歌谣。旁边的孩子虽听不懂词句,却莫名流泪,跟着节奏拍手应和。
北京某养老院里,一位阿尔茨海默症晚期的老教授,在看到电视新闻中“我在”二字时,突然清晰地说出一句话:“我记得……我们都记得。”
上海心理咨询中心,周文渊陪着苏婉清散步。走到公园长椅旁,两人坐下。她靠在他肩上,轻声问:“你还恨我吗?”
他摇头:“我只是后悔,没能早点相信你会回来。”
她笑了,伸手抚摸他的脸:“你看,只要不说再见,就永远不算结束。”
夜幕再度降临。
老周回到果园,蹲在那朵已化作光尘的花前。风起了,卷起几片残瓣,飞向远方。他忽然觉得胸口一热,像是有什么东西轻轻碰了碰他的心。
他抬起头,望向星空。
天琴座的星星眨了眨眼。
然后,整个银河仿佛轻轻震颤了一下,如同一声悠长的叹息。
他知道,这不是终点。
这只是人类重新学会倾听的第一夜。
从此以后,每一次“我在”,都不再孤单。
因为世界终于学会了回答:
你也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