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厚啊。”贾政满目都是欣赏之色“你如此年轻,初入朝堂就能得此重用,实乃本朝以来所罕有。”
陈然谦虚了几句,将话题转移到了贾宝玉的身上。
“这个逆子!”
提到贾宝玉,贾政就是气不打一处来“小小年纪就学的这么坏!勾搭谁家的不好,非得惹上忠顺王府!”
还有句话在陈然的面前不好说出来,那就是‘勾搭妹子也就算了,可他却是’
不能提,一提到这个事儿,贾政就气的肝颤。
“宝兄弟只是年少无知。”陈然抹了把脸,换上一副好人面孔“年少慕艾而已。”
贾政心头微动,想想自己是不是管的太过于严格了,若是早早的让贾宝玉知晓房中之事,说不得就不会出现这等丑事儿。
这等丑事一出来,这都中各家勋贵,谁还肯将女儿嫁给他?
“子厚,这得拜托你了。”贾政叹了口气“得让他他日后能明白,唯有好生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
的确,脸都毁容了,以后也不好跟妹妹们继续去玩耍,不读书还能做什么?
“这是自然。”
“政公放心。”陈然神色郑重“必当将宝兄弟引上正途。”
他对贾宝玉毫无兴趣,只对贾家的妹子们感兴趣。
之所以做这些事儿,纯粹是因为贾宝玉他挡路了!
闲庭信步来到书房,果然没有贾宝玉的身影。
陈然也不在意,悠闲自得的坐在椅子上,拿出话本翻看。
他过来的消息传递出去,有心人自会找上门来。
果然,没过太久的功夫,环佩叮当声响之中,神色略显紧张的李纨走了进来。
她的丫鬟,在外面抄手游廊里放风。
没办法,在这个时代里,身为一个寡妇跑来见外男,若是被人知晓的话,那事儿可就大了。
“状元公。”李纨福身行礼。
“宫裁来了?”陈然放下话本,露出笑容“坐下说话。”李纨并非王熙凤那等空有高山峡谷,却是目不识丁之辈,她是有名的才女,甚至还有自己的字,她字宫裁。
读书人之间交流,互相表字乃是常态。
“状元公。”李纨客气了几句,旋即询问“上次所说之事,不知考虑的如何了?”
“这个。”
陈然做为难状“我的事情很多,最近又点了权知顺天府丞,每天的事情多到忙不完。”
“难得有休沐的日子,放下家里的事情跑来府上给宝兄弟上课,已经是消耗了太多的精气神,再多一个学生。”
李纨也知此事为难。
可她是个寡妇,不愿意改嫁就只能是将后半生的希望,都放在了儿子贾兰的身上。
这年头不入军伍的话,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科举。
至于说恩荫什么的,李纨早就对贾家人绝望了。
贾兰可是二房的长子嫡孙啊,可二房的好东西有哪个是归了贾兰的?
什么好东西都是宝玉的,还指望恩荫?做梦去吧!
她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国子监祭酒,见多识广。
自然是知晓,想要过科举,一个好的老师是多么的重要。
参加科举并且一举夺魁的状元郎,绝对是全天下最好的,最有经验的好老师。
这是唯一的机会,为了儿子说什么都不能放过。
“子厚兄。”李纨干脆以读书人相称“吾儿贾兰聪慧好学,绝对是个读书种子”
这事儿陈然知道,贾兰未来的确是考中了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