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思索,他选择了玉米与东北大豆各半。
适应性好,产量高,还能不断的扩展推广。
至于牧业,他甚至只选择了一种,那就是夏尔马。
沣水对岸的钢铁厂甚至能出产钢铁车厢,可牵引设备依旧是难题。
全靠人力,那就有点扯淡了,还得是挽马堪用。
而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挽马数量众多,最出名最有用,负荷最大的,自然就是夏尔马。
为了满足培育基地的需求,秦国发动数万民夫挖掘引水渠,从渭水沣水等地引入大量水源直接灌入基地。
除此之外,还从各地仓库调动海量的粮草物资送入基地。
这等只有大规模付出,却是看不到回报的事情,自然是引来不少微词。
毕竟秦国的国力虽然超过六国,可粮草人力依旧是没有浪费的资格。
陈然没有解释,一年之后东西出来了,比此时什么样的解释都要有用。
这基地只有陈然一个人能进去。
他分出了更多的时间在培育基地,走过那些可能是种植在后世大明宫地界的玉米田,走过可能是后世太极宫的大豆田,走过可能是后世平康坊的马匹培育基地。
看着那些玉米与大豆不断的茁壮成长,看着一座座木栏里的小马驹逐渐长大,真的是成就感满满。
一年的时间转眼飞逝。
这一年,秦国并未大举动兵。
仅仅是北上消灭了白狄,西出打击了多個羌人部落。
东边六国也是松了口气,渡过了一个安稳的年景。
得益于从秦国购买的各种铁制农具,六国的粮食产量也是有了明显的增加,毕竟劳动效率提高了。
不过更多的是,六国获得了大量的铁制兵器甲胄,又暂且没了秦国的压制,很自然的开启了内斗模式。
而秦国这里,接受了韩国(非棒子)人郑国的建议,开始筹备开工郑国渠。
这件事情陈然提供的帮助不大,最多就是提供大量的铁制工具。
他倒是想有工业机械,可惜没有相应的生产企业。
不过没关系,对于秦人来说,更好的东西出现了。
足足一千吨的玉米与东北大豆的种子,让秦人很是惊奇。
豆子早就有了,毕竟是中土的原产物。
不过玉米绝对是个新鲜玩意,别说见过了,听都没有听说过。
在陈然这位仙师的建议下,秦国强推新作物,在关中各地选择田亩进行种植。
产量自然是比不上现代世界。
毕竟没有化肥,水利设施也跟不上。
不过好处也有,那就是免疫病灾。
陈然也想起来了,之前自己在大唐世界的时候,那些奖励的良种都是哪里来的了。
如果说还未成长起来的种子,只是让秦人惊异的话。
那当上万头高大的夏尔马出现的时候,秦人尤其是军方将领直接乐疯了。
钢铁厂已经出产马蹄铁,马镫,马铠等物品,骑兵的作用与战斗力也是直线飙升。
现在如此高大魁梧的马匹出现,军方当然要发疯。
“这些都是挽马。”
陈然的话,就像是凉水一般兜头浇在了军方将领们的头上“不是给你们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