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有了灯光,不仅仅是丰富夜生活,也是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往到了晚上,除了睡觉之外没别的事儿能做。
可现在有了煤油灯,女子可以继续纺织,男子可以继续做手工活等等。
生产效率,自然是得到了提升。
除此之外,还有玻璃水杯,玻璃酒壶等等各种玻璃产品。
之前价格高昂,只能由炼丹术师们偶尔获得的琉璃,几乎是一夜之间就被打成了白菜价格,寻常黔首百姓们,也能够买得起。
毫无疑问,这掀起了一波消费狂潮。
关东各国对于消费毫无压力可言,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从秦国借钱,然后购买秦国的产品。
反正钱是借来的,大不了到时候赖账就是。
至于说秦国的武装讨债,说的好似还了钱,秦人的虎狼之师就不来攻打似的。
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导致秦币在天下各国广泛流通起来。
相比起能够买到各种好东西,各种真正意义上的工业产品的秦币,各国自己的货币迅速贬值乃至于被逼退出市场。
毕竟秦国的商品,只能是用秦币购买,其他各国货币自然价值大跌,几乎无用。
等到各国经济彻底被秦国货币控制。
“现在还不够。”
在陈然看来,各国经济上对秦国的依赖还不够,还得继续加深筹码。
“倾销,继续加大倾销力度!”
石油制品里,化纤布匹的产量,是现下手工纺织所难以匹敌的。
当海量的,近乎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价格更是低廉到令人发指的化纤布匹涌入市场后,各国的纺织业几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也就是陈然提议大量从各国收购桑麻等产品,否则破产的农民必然会掀起滔天巨浪。
这些桑麻产品对于陈然来说,都是属于原材料的范畴。
化纤布匹属于衣,橡胶轮胎钢制马车属于行,玻璃窗户玻璃产品属于住,衣食住行只剩下食了。
战国末期的饮食文化,只能说是没有文化,就是简单的填饱肚子而已。
陈然要改变这个状态,首先就是推出铁锅。
铁锅在中土不是稀罕物,可问题在于,钢铁厂出产的铁锅,是镀了隔膜层的。
也就是说,不但不沾锅,还很难以被氧化生锈。
有了这层技术壁垒,大量的铁锅开始供应之后,立马就将原本各国的铁锅工业一扫而空。
没办法,氧化生锈是铁锅的最大敌人。
而铁锅仅仅只是开始,后续陈然继续推出了大量与食有关的工业产品。
像是铁铲,铁制刀具,玻璃制品的餐具,化工制品的清洗产品,塑料制作的包装盒与桶等等。
这些全套的厨房用具,大受欢迎。
接下来,就是用玻璃瓶装的酱油,醋,食用油等等调味剂。
尤其是辣椒推出之后,对食物口味的影响极大。
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使用秦国推出的商品,甚至有人主动跑来秦国生活。
而这,就是工业时代对手工业时代的压倒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