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好嘞!”陈桂不顾众人眼光,从容地接了银子走了。
谈远道:“师母还真是有些不凡,程先生就…他也来劝你了吧?”
龚子传点头:“谁劝都没用。”
谈远笑道:“我虽然不知道你为什么要这样,但既然你想,那就听你的。就像咱们这么多同年,就你愿意早早当父母官,他们可都愿意留在京城读书,等着三年后,考选出去当官。”
龚子传笑道:“我想干点实事。哈哈,这样一来,我家就是无杆龚氏了。”
谈远帮龚子传说服亲戚,兄弟之情又加深了,这一切都被围观的人看在眼里。
回乡祭祖只有几个月,来回路上最费时间,又有这许多事,很快就到了回京城的时候了,两人还是一道走。
不过,常说,你快还有比你更快的。他们花了一个月到了京城,竟然有人只花了25天!
回了京城,谈远,作为正式的翰林院官员,也该做他的本职工作了。
状元,榜眼,探花,状元最荣耀,榜眼无声名,但最被人羡慕的是探花,幸福感最强的也是探花。
谈远很满意翰林院的清贵,翰林院里可以看到很多典籍,可以接触很多官方文书,知道很多信息,又位高事少。
非翰林不入阁,一甲二甲真是天壤之别,一甲的谈远顺顺利利,二甲的进士,却要学三年,庶吉士考出来才授官。三甲就更惨了,同进士如夫人,且他们本来就输了会试,三年后更打不过,只能去地方当知县。
当然,进士就是进士,比其他路径的官员都多一份贵气,品级也更高。
谈远一进翰林院,干的就是最简单的工作-誊抄文书。这是每个翰林的必经之路,状元和榜眼也一样。在字体都一样的情况下,谈远写的字就是比别人好看,因此谈远凭着这笔字,结交了不少同僚。
不过,誊抄文书虽然简单,但初期谈远不熟练,还是很花时间的,他只能给月娘写信,没机会约见面。
把时间都花在事业上,凭着自己和三皇子的关系,谈远为龚子传谋划好了当知县的路子,只要写个文书递上去就好了。
龚子传知道了,很快写了文书去不远处的谈家交给谈远。
谈远知道龚子传是个认真的人,就没检查,反正格式都一样。
龚子传很感谢:“多谢你为我做这些,我可以去当父母官了,我要为他们做点事。”
谈远点点头,“其实,事不难,你要外放,再容易不过了,只是浙江繁华之地比较难,可你又只当一个中等县的县令,太容易了。只是你不喜欢这些,不然你自己来也行。”
龚子传皱眉,很厌恶的样子:“不,我不行。”
谈远见了,为龚子传忧心:“子传,你还是这样,要吃亏的。就像,别人都叫我明远,只你不叫,改改吧,从小事做起。”
但龚子传从小事改起也不肯,哼了一声,傲娇地不理人了。
谈远无奈只好道歉,龚子传马上就要离京了,没有意外,他们三年见不了几次面。他最好的朋友啊!
龚子传很容易哄好,“陈老师得了我的银子,把她村里的学堂修缮了,还给学堂里的先生加了钱,厉害吧?她名气越来越大了,好在程先生只要能在县学做先生就满意了。”
谈远知道这个,他娘来信说了,但这种语气这种态度,也就是龚子传了。
他无意煽情,但要分别那么久了,“子传,你要外放了,你没什么话要跟我说吗?”
“翰林院清贵,好好陪你的佳人吧!”
谈远笑了。
龚子传很快就启程去了浙江,谈远刚好忙得没空去送,他是新来的,当时翰林院突然有了很多事要做。
好在,龚子传一走,他立刻又闲下了,真叫他心情复杂。不过这时候凭着他的能力,早就知道那些事要怎么做了,每天只干半天活,剩下时间看书闲聊给月娘写信,日子过得不错。
他觉得进士的素质还是不错的,不像在新世界的时候,总有人嫉妒他,给他使绊子。
特别是他的上司,姓林,人特别好。他誊抄文书以外不懂的事是林上司教的,那些难懂典籍看不懂林上司也会帮忙。
悠闲的时光难得,谈远知道自己可是立志当首辅改革的人,所以这段难得的悠闲日子当然要好好享受,多看书多交际。
锦衣卫自谈远赴琼林宴后就跟着他了,一直是同一批人,把谈远荣归故里的情况都告诉了皇帝。又有宦官把翰林院的情况告诉了皇帝。
隆景帝冷笑道:“这日子过得比皇帝还好了,哼!”
第89章闲差中的闲差当时茶楼相会
皇帝说你日子过得比他还好了,他又在位,那你的生活水平就要往下降了。
当谈远做完那些简单的誊抄工作后,迫不及待地徜徉在典籍的海洋里时,他遇到了难题。
他找到林学士,“林学士,这元史人名都乱套了,你说这元史怎么编得那么不讲究!您看看,我觉得这俩不是同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