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寺距离驿馆不近,但对许仙和哮天犬这等可以御空飞行的强者而言,却也不远,一人一犬先后御风,转瞬间便到了成佛寺。
许仙居高临下,俯视着这座古寺,却不禁为它的盛大而震撼。
层层殿阁,迭迭廊房。。。
雨落长安,如针如线,织成一片迷蒙水幕。许仙立于城楼最高处,衣袂被风掀起,猎猎作响。妖骨伞在他头顶缓缓旋转,红光微漾,仿佛一盏不灭的魂灯,在夜雨中静静燃烧。他望着北邙山的方向,那里云雾缭绕,山影沉沉,似有万千低语自深渊涌出,又似母亲的呢喃藏在风里。
三日来,朝廷风云剧变,新政初行,百姓称颂。可他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安宁。国师虽已伏诛,但那九层浮屠塔中的哀嚎魂魄、百万信众被吞噬的精魄,并未真正消散。它们只是退入了更深的暗处,如同蛰伏的毒蛇,等待下一个破壳而出的时机。
沈仲文悄然登楼,手中提着一只青瓷酒壶,壶身刻着“浩然”二字。他将酒倒入两只玉杯,递了一杯给许仙。“喝一口吧,终南山的老酿,据说能照见人心。”
许仙接过,轻啜一口,一股温热直透丹田,竟与体内儒气隐隐相合。“这酒……掺了儒门真元?”
“不错。”沈仲文凝视远方,“掌镜真人说,你体内的混元命格正在觉醒。人妖血脉交融,若无浩然之气压制,迟早会被妖力反噬。而这酒,是用千年古松上凝结的‘清露’,配合七位大儒临终前最后一口气所炼,专为镇压异种之力。”
许仙沉默片刻,忽然问:“你说,我母亲当年为何选择离开?”
沈仲文目光微动:“你以为她是抛弃你父亲,抛弃人间?错了。她是为了保全你父亲的性命,才不得不回归北邙。当年韩昌黎谏迎佛骨,触怒权贵,朝中已有三位儒臣莫名暴毙,皆死于‘心脉俱裂’,表面看是急病,实则是妖法所致。你母亲察觉到朝中有妖物潜伏,且与皇室勾结极深。若她继续留在人间,只会引来更大杀劫。”
“所以她选择了退让?”
“不是退让,是布局。”沈仲文缓缓道,“她留下妖骨伞,留下斩邪剑,甚至让你修习《孟子》《大学》,都是为了今日。她知道,唯有一个人既能通晓儒道,又能承继妖血,才能打破这场延续百年的骗局??佛非佛,妖非妖,真正的敌人,是从信仰中汲取力量的‘伪神’。”
许仙握紧酒杯,指节发白。“可我现在仍不明白,为何偏偏是我?为什么一定要背负这样的命运?”
话音未落,妖骨伞骤然震颤,伞面红光暴涨,一道虚影自伞中浮现??那是一位女子,白衣胜雪,眉心一点朱砂,正是许仙记忆中母亲的模样。她的声音如风吹竹林,清冷而遥远:
“因为你生在清明之前,长于浊世之中。你的父亲许汉文,是当世少有的纯善之人,他的浩然气虽未成形,却纯净无比;而我,身为北邙妖族公主,血脉古老,能沟通天地阴司。两股力量交汇于你一身,便成了‘混元命格’??既非纯粹的人,也非纯粹的妖,而是介乎两者之间的‘桥梁’。”
许仙喉头一哽:“母亲……真的是你?”
“我只是残念,寄托于伞中的一缕执念。”女子轻叹,“孩子,北邙山即将开启封印,百年一次的‘归墟祭’即将到来。届时,妖界诸王将齐聚白玉殿,商议是否重启人妖之战。而你,作为混元之体,将是他们争夺的关键。”
“我不想去。”许仙低声道,“我想留在人间,推行新政,教化万民。”
“可你逃不掉。”母亲的声音忽然严厉起来,“你以为废除寺庙、刊发《破妄录》就能根除妖佛之祸?那些寺庙不过是表象,真正的香火通道,早已深入地脉龙脉,连接着域外残念!只要人心尚存恐惧,信仰依旧扭曲,它们就永远不会真正灭亡!”
沈仲文沉声接道:“她说得对。今日各地已有异象:洛阳白马寺地下现血泉,扬州大明寺钟声自鸣七日不止,蜀中青城山一夜之间草木枯死千里……这些都是‘香火回流’的征兆。国师虽死,但他背后的力量并未瓦解,反而因失去控制而开始失控反扑。”
许仙闭上眼,雨水顺着脸颊滑落,分不清是泪还是雨。
良久,他睁开双眼,眸中已有决意。
“那我就去北邙。”
“不可!”沈仲文断然道,“你现在去,等于送死。你尚未完全掌控混元之力,一旦进入妖界核心,立刻会被各大妖王夺舍炼化!”
“所以我需要帮助。”许仙望向沈仲文,“我要见掌镜真人,我要知道终南七贤掌握的所有秘密??关于混元命格的修炼之法,关于人妖共存的古盟约,还有……那个‘共生’画卷背后的真相。”
沈仲文盯着他看了许久,终于点头:“好。明日辰时,终南山铜镜台见。”
翌日清晨,云开雾散。
许仙乘轻舟渡渭水,再换骏马疾驰终南山麓。山路崎岖,越往上行,灵气越浓,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与松脂气息。七名白袍儒生立于山门前,手持玉牌,神色肃穆。
“许公子,请随我来。”
穿过层层禁制,抵达山顶铜镜台。掌镜真人端坐石坛中央,面前一面古铜巨镜悬浮半空,镜面波光粼粼,映照出无数画面:有的是战火纷飞的古城,有的是群妖跪拜的殿堂,还有一幕,竟是许仙幼年时在杭州西湖边奔跑的身影。
“你来了。”掌镜真人睁眼,目光如电,“我知道你会来。因为昨夜铜镜显像??‘混元启,双月现,北邙门开,天地重判’。”
许仙躬身行礼:“晚辈愿闻其详。”
掌镜真人挥手,铜镜画面一转,现出一幅古老的卷轴图:画中一人一妖并肩而立,脚下大地龟裂,头顶星辰倒转,中间浮现出一座巨大的祭坛,坛上刻着八个大字:“以心为誓,以人为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