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大周文人,头铁的多了去了。
“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妖后祸国,国將不国。”
大批身著儒衫的国子监生,跟隨老祭酒高呼口號,穿过金水桥,齐聚承天门外。
“臣翰林院侍读吴曹寿,弹劾妖后穆氏干政祸国……”
“臣翰林院侍读赵之问,弹劾妖后穆氏干涉朝政,误我大周……”
“臣翰林院编修蒋白,弹劾妖后……”
“臣翰林院学士刘守旭,弹劾妖后……”
“臣国子监祭酒李飞雄……”
隨著国子监生入场,写好了联名奏章的翰林院眾人,也抵达了今日的战场。
最令林墨玉惊讶的,是吴曹寿与赵之问两位老翰林,身后更是让人抬著两口红棺。
“猛人啊,真把自己的棺材板给抬来了。”
与林大官人不同,两位老翰林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家中早就备好了棺材。
林大官人抬过来的,其实是林墨玉准备送给“好朋友”陈景阳的丧礼。
给死人送棺材,也算彰显林剑仙的仁慈不是。
“国朝养士百余年,仗义死节就在今日!”
“穆氏无德无才,岂可窃据国母之位。”
“臣吴曹寿(赵之问)今日死諫,请圣裁,诛妖后,正纲纪!”
两位老翰林大半生碌碌无为,在翰林院指天骂地骂了几十年,都不如今日声音洪亮。
此刻却如儒道明灯,为年轻的国子监监生指明了方向。
他们纷纷跪地哭嚎,哭孔圣人,哭太祖爷,似乎今日妖后不除,他们就要撞死在承天门外。
勤政殿內的皇帝也没想到事情会闹得如此大,完全超出了他的想像。
御马监太监冒雪旺匯报完承天门外的形势后,昭武帝愣是好半天没说话,眉头皱的褶子多了好几道。
“这事……不好收场啊!”
“皇爷,依老奴看,不妨问问孟相的意见。”
孟守元?
昭武帝脑中灵光一闪。
“好好好,孟守元你好手段,连朕都算计上了!”
他骂了一句孟守元,却也不得不承认老相国手段高明。
“你亲自去一趟慈寧宫,就说承天门外之事事关母后名声,朕身为儿子不敢擅专,还请太后拿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