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为了供养子侄辈,断了他日后的供给。
这会儿又变成家里供养一个,他还得多带一个去奉安镇?
他倒是不知道,唐老爷子和唐老太太何时变得如此会算计了。
或者说,他从来就没有真正的认识过自己的亲生爹娘?
唐老爷子上嘴皮子碰一下下嘴皮子,说的甚是轻巧。却根本没有想过,他要怎样去跟屠巧巧说?
许昭锐的夫子确实是现成的,也是单独请到屠宅的。可请夫子的银钱是屠巧巧出的,跟他没有半点的关系。
连屠巧巧不准唐铃儿继续跟着王老夫子读书识字,都不曾想过要知会他一声。
更何况是突然多了一个唐家子侄?
这个唐家子侄,跟唐铃儿又不一样。
唐铃儿只是一个小姑娘,哪怕跟着许昭锐一起读书识字,也不会伤及许昭锐的利益。
这个唐家子侄,却很有可能成为许昭锐的竞争者。
届时,两个学子一起参加科考,其中涉及的问题又是何其的多?
倘若这个唐家子侄学的不如许昭锐,唐家人届时肯定会责怪王老夫子私藏学问了,是屠巧巧的授意。更甚至,会怪罪到他的身上来。
反之,若是这个唐家子侄比许昭锐还要更加的聪慧,就更是不得了。直接就捅了马蜂窝,正中屠巧巧最是介意的点。
到时候怕是这个唐家子侄会被直接赶出屠宅,送回唐家村。
不管怎样一条路,最终的结果都不会太好,而且注定了会是纠缠不清的一地鸡毛。
唐随风向来习惯走一步看三步。
为了避免诸多麻烦,他是坚决不会同意带着唐家子侄去奉安镇的。
“不妥。奉安镇的夫子已经教了昭锐一段时日。昭锐又跟咱们家的孩子不同,早先就在汝京启了蒙,学过不少学问。我若是半路将家里的侄子强行塞进去跟着一块学,无疑是在听天书。他根本就学不会,也听不懂。”唐随风没有说难听话,只是挑了既定的事实讲给唐老太太和唐老爷子听。
“唐铃儿那丫头都能听得懂,咱们家的男娃们还能听不懂?”唐老太太立马提出了质疑。
唐老爷子也觉得这是唐随风的推脱之词,心下很是不得劲。
唐随风到底是他们一大家子全力供养出来的。早先为了能让唐随风安心读书科考,他们一大家子勒紧了裤腰带,省吃俭用的过日子。
大人们吃苦不说,小孩子们也都遭了不少的罪。
如今唐随风已然成为秀才老爷,合该回报家里人了,却一而再的推脱,实在让人失望。
“铃儿不需要科考,哪怕只是多认几个字,也是赚的。家里的侄子们呢?爹娘也只指望他们认几个字就行了?”唐随风神色淡定的反问道。
“那肯定不行。咱们家的男娃都是要光宗耀祖的,怎么可以只认几个字?肯定都要科考的。”要说从前的唐老太太,并没有这么大的野心。
这不是家里出了一个唐随风嘛,连带唐老太太也敢野望了。
唐老爷子听到这里,不由轻叹一声。
哪怕他看出来了,这就是唐随风的推脱之词,可那又能怎样?
唐随风是秀才老爷了,以后读书科考也不再需要家里鼎力支持。
反倒是他们这一大家子都得看唐随风的脸色,万万不能跟唐随风离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