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朝睡得很浅,梦像薄纸一层一层贴在她眼皮上。她梦见自己站在城门口,身后是追问与义务,面前是一条被晨雾折成银色的路。有人从雾里走来,披著一件有盐味的黑披风。她想抬手去挡眼前的光,却先听到了笑——那笑像一把刀放回鞘里,轻,却把心的盔甲剥开。
她没有说话,他也没有。两个人的沉默,像两枚磁石,先是试探地靠近,又在某一刻啪地一声合上了。
她醒过来,窗外还是夜。她忽然起身,走到案前,飞快写下一行字,再按了印。她把那封信摺好,放进小木盒旁边,像给自己一个將来的见证。信上只有十个字:
“你慢一点也行,我会等。”
她想了想,又加了四个字:
“记得吃饭。”
她看著那行字笑了,觉得这样的嘱咐俗得可笑,但也正因为俗,所以像命。她把信放好,又打开窗。夜风灌进来,把房內的灯吹了一下,灯火伏低又立起,像一个人跌倒又站稳。
“明日我去席上。”她忽然对门外道。
侍女隔著门一愣:“小姐?”
“去一趟。”她说,“把该见的人见了,把该拒绝的拒掉。把路先铺。”
侍女下去张罗。小朝扶窗站了许久,直到东边的天线被一条很薄的银光划开。她把披肩再拢紧一些,心里像落下一颗小石子,稳了。
——
清晨,港口。
雾退得很慢,像不愿离家的老人。铁壳船在外锚缓缓调头,港口的黑灯塔亮起最后一盏灯,像把夜的句號点完。
林牧醒得很早,收拾好行李——一件披风,一柄不再锋利的短刃,一本湿了边的旧册。从货仓到甲板,他每走一步,都听见船本人的声音:木板咯吱,绳索呼吸,铁钉低低咒骂。
他在船首站定,看见大夏城轮廓像一枚印章,嵌在雾的边缘。那印章上有城墙、有塔、有屋脊,还有他一眼也看不见却能闻到的东西——桂。
“到了。”他对自己说。
他忽然想到很久以前的一场谈话。有人问他:“你到底想要什么?”他当时用玩笑敷衍:“我要世界笑。”
而现在,他把答案改了一个字:“我要她笑。”
他往城的方向弯了弯腰,像向一个无形的观眾致意:“戏主回来了。这回,请把布幕拉高一点,让我看清楚。”
他又笑:“也让我被看清楚。”
船驶进內港,缆绳拋出,铁勾扣住岸边的环。那一刻,雁群越过城上空,透过雾,发出薄而清的鸣叫。声音落下时,他心头忽生一个全新的、几乎陌生的感觉——不是狂喜,不是胜负,只是靠岸。
他提起行囊,踏向跳板。脚掌落在木板上,发出一声乾脆的响。像某种长久的、不肯说出口的等待,终於有了回音。
——
帝都东城口,早市將开未开。
小朝从车上踏下来。她没有穿华服,只一身乾净的深青色衣裙。风从城外吹来,先把她的髮丝拨乱了一下,又温柔地替她整理。
她抬眼,雾在她面前分开,像一道恰到好处的门。门里,一个人背著行囊走来。披风是黑的,眼睛是亮的,嘴角带著一点守不住的笑,像一个终於说不出嘲讽的人。
两人就那么站住,像两条彼此確认的线,准备在这座城,这个时间,把一个稳当的结打上。
林牧先开口:“我迟到。”
小朝说:“我早到。”
林牧点头:“好,合起来刚刚好。”
她忍不住笑出声,笑里带著泣:“你这种算术,从前让人討厌,现在……”
“现在也討厌。”他替她说完,“但你会忍一忍。”
“我会。”她说。
他上前一步,把手里那本旧册递给她:“给你。”
“这是?”
“我欠你的笑话,全写在里面。路上写的,字不好看。”他顿了顿,低低道,“以后我们一起补。”
她接过,指腹贴在那湿过边的纸上,像摸到一条將要展开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