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第贰期004

牧斋此次,即崇祯十四年二月之大部分时间,滞留杭州。其踪迹皆于初学集壹捌东山诗集壹,寓杭州诸诗中,推寻得之。检此集此卷所载诸诗,自「有美诗」后至「余杭道中望天目山」,只就牧斋本人所作,而河东君和章不计外,共得九题。取东山詶和集贰所载牧斋之诗参较,则初学集所载多东山詶和集五题。盖此五题之所咏,皆与河东君无关故也。但此五题虽与河东君无关,然皆牧斋崇祯十四年二月留滞杭州所作。在此时间,牧斋既因河东君之未肯同来,程松圆复不愿践约,失望之余,无可奈何之际,只得聊与当时当地诸人,作不甚快心满意之酬酢。实与此时此地所赋有关河东君诸诗,出于真挚情感者,区以别矣。此类酬应之作,原与本文主旨无涉,自可不论。唯其中亦略有间接关系,故仅就其题中之地或人稍述之,以备读者作比较推寻之资料云尔。

初学集壹捌东山诗集壹「栖水访卓去病」云:

(诗略。)

寅恪案,有学集叁贰「卓去病先生墓志铭」略云:

去病姓卓氏,名尔康。杭之塘西里人。

又光绪修唐栖志贰山水门「官塘运河」条云:

下塘在县之东北,泄上塘之水,受钱湖之流,历五林唐栖,会于崇德,北达漕河,故曰新开运河。

据此知牧斋于崇祯十四年正月晦日,即廿九日,在鸳湖舟中赋有美诗后,当不易原来与河东君同乘之舟,直达杭州。初次所访之友人,即「杭之塘西里人」卓去病。后此九年,即顺治七年,牧斋访马进宝于婺州,途经杭州,东归常熟,有学集叁庚寅夏五集「西湖杂感」序云:「是月晦日记于塘栖道中。」亦由此水道者。盖吴越往来所必经也。

「夜集胡休复庶尝故第」云:

惟余寡妇持门户,更倩穷交作主宾。

寅恪案,此两句下,牧斋自注云:「休复无子,去病代为主人。」又初学集捌壹载「为卓去病募饭疏」一文,列于「书西溪济舟长老册子」及「追荐亡友绥安谢耳伯疏」后。故知此三文当为崇祯十四年二月留滞杭州同时所作也。休复名允嘉,仁和人。事迹见光绪修杭州府志壹肆肆文苑传壹。

「西溪郑庵为济舟长老题壁」云:

频炷香灯频扫地,不拈佛法不谈诗。落梅风裏经声远,修竹阴中梵响迟。

寅恪案,初学集捌壹「书西溪济舟长老册子」略云:

献岁拏舟游武林,泊蒋邨,策杖看梅,徧历西溪法华,憩郑家庵。济舟长老具汤饼相劳。观其举止朴拙,语言笃挚,宛然云栖老人家风也。口占一诗赠之,有「频炷香灯频扫地,不拈佛法不谈诗」之句,不独倾倒于师,实为眼底禅和子痛下一钳锤耳。师以此地为云栖下院,经营数载,未溃于成,乞余一言为唱导。辛巳仲春聚沙居士书于蒋邨之舟次。

光绪修杭州府志叁伍寺观贰「古法华寺」条云:

在西溪之东,法华山下。明隆万间,云栖袾宏以云间郑昭服所舍园宅为常住,址在龙归径北,约八亩有奇。初号云栖别室,俗名郑庵。崇祯[六年]癸酉秋郡守庞承宠给额称古法华寺。

此条下附吴应宾(吴氏事迹见明诗综伍伍及明诗纪事庚壹伍等。)「古法华寺记」云:

古杭法华山有云栖别院者,乃云间青莲居士郑昭服所施建也。居士归依莲大师,法名广瞻,雅发大愿,将昔所置楼房宅舍山场园林若干,施与弥天之释,为布地之金。大师命僧济舟等居焉。青莲弃世,其子文学食贫,而此永为法华道场。众请郡守庞公承宠捐金给额,改为古法华寺,济舟乞余言以纪其事。

前论牧斋崇祯庚辰冬至日示孙爱诗,已引此「书济舟册子」之文上一节,痛斥嘉禾门人所寄乞敍之某禅师开堂语录,兹不重录。济舟虽为能守「云栖老人家风」之弟子,且能求当世文人为之赋诗作记,似亦一风雅道人,但据牧斋此文下一节所描绘,则殊非具有学识,贯通梵典之高僧。今忽为之赋诗,并作文唱导募化,未免前后自相冲突,遂故为抑扬之辞,借资掩饰,用心亦良苦矣。噫!牧斋当此时此地,河东君未同来,程松圆不践约,孤游无俚,难以消遣之中,不得已而与此老迈专事念佛之僧徒往来酬酢。其羁旅寂寞之情况,今日犹能想见。所咏之诗,亦不过藉以解嘲之语言,其非此卷诸诗中之上品,无足怪也。

「西溪湖水看梅,赠吴仁和」云:

(诗略。)

寅恪案,吴仁和者,当时仁和县知县吴坦公培昌也。光绪修杭州府志壹佰贰职官肆仁和县知县云:

吴培昌。华亭人。进士。[崇祯]十一年任。

胡士瑾。贵池人。进士。[崇祯]十五年任。

又陈忠裕全集壹陆湘真阁集「寄仁和令吴坦公」七律,题下附考证可互参。卧子寄坦公诗,有句云:

常严剑佩迎朝贵,更饬厨传给隐沦。

可谓适切坦公当日忙于送往迎来之情况。若牧斋者,以达官而兼名士,正处于朝贵隐沦之间,宜乎有剑佩之迎,厨传之给也。

「横山题江道暗蝶庵」云:

疏丘架壑置柴关。冢笔巢书断往还。尽揽烟峦归几上,不教云物到人间。萧疎屋宇松头石,峭蒨风期竹外山。莫??蝶庵成蝶梦,似君龙卧未应闲。

寅恪案,江道暗本末未详,俟更考。但检马元调横山游记(下引各节可参光绪修杭州府志叁拾古迹贰「横山草堂」条及所附江元祚「横山草堂记」。)卷首崇祯十年夏五月自序略云:

武林余所旧游,未闻有横山焉者。今年春偶来湖上,一日梦文陆子历敍此中读书谈道之士,为余所未见者六七人。余因请六七人室庐安在?梦文谓诸子近耳,独江道暗邦玉在黄山深处。然言黄山,不言横山。(寅恪案,江元祚文云「黄山旧名横山,土音呼横为黄,遂相传为黄山」等语,可供参证。)

同书「楼西小瀑」条云:

书友推荐:迟音(1v1)潮湿掌握催眠之力后的淫乱生活红颜政道回归之美母俏姐我的道家仙子美母人生如局美母的诱惑重生之娱乐圈大导演斗罗大陆之催眠武魂女神攻略调教手册熟女记端庄美艳教师妈妈的沉沦无绿修改版四方极爱吾弟大秦第一纨绔亮剑:开局拿下鬼子据点神女逍遥录小欢喜之群芳乱欲仙子的修行·美人篇人间政道
书友收藏:母上攻略我的人渣指导系统(加料版)我的道家仙子美母租赁系统:我被女神们哄抢!父债子偿斗破之淫荡任务重生之娱乐圈大导演妈妈陪读又陪睡仙子的修行美母如烟,全球首富美母的诱惑众香国,家族后宫娱乐圈的无耻统治者四合院之啪啪成首富宗主母亲与巨根儿子的淫乱性事赛博经纪人随心所欲神豪系统豪乳老师刘艳肥宅肏穿斗罗大陆逆子难防(母上攻略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