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冷笑一声,语气尖锐如朝堂上的言辞,“我认为,人最重要的是认清自己。有多少能耐,就做多少事情。而不是空谈豪言壮语,最后无法兑现,沦为人人口诛笔伐的小丑。”
张夜听了不由得莞尔,他说:
“你说的小丑,指的是你自己吧?形容得非常恰当。朝堂上你连大话都不敢说,倒像是个怯懦的小丑。”
赵高闻言,立刻暴怒。
他目光愈显寒冷,恶狠狠地盯著张夜,如同一只伺机待发的冰冷毒蛇,令人感到极度不適。
“你凭什么认为你能做到文武百官都办不到的事?”
赵高质问。
“你做不到,不代表我做不到。”
张夜回答,“毕竟,我不指望一个像你这样残缺的人能理解我。”
正如俗语所说,损人別损脸,揭短不揭底。然而,张夜直接击中了赵高最敏感的痛点。这使赵高更加怒不可遏,简直快要失去理智。如果不是身处咸阳宫,他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对张夜**手。
“你!”
赵高紧紧握拳,却又不敢轻举妄动。
“好好好,”半晌,赵高深深吸了口气,稍微平復了一下怒火,“看来国师大人是不到黄河心不死。既然如此,那就让我拭目以待,看你如何破局。”
“这个死局……”
“倒要看看你如何应付。”
说罢,赵高冷哼一声,果断转身离去。他担心继续与张夜对话,自己会被气出个好歹来。
望著赵高离去的背影,张夜的眼神中流露出几分玩味。
不远处,朝堂中的官员们目睹了一向言辞尖锐的赵高愤然离开。他们顿时对张夜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看来以后不能再隨便与国师大人打交道了。
没有看到就连赵高这种铁石心肠的人都快要被气炸了吗?
他们绝不会自找麻烦。
不久之后,
文武百官陆续散去。
热闹已经散场,大家各自返回家中。
正当张夜准备离开咸阳宫时,他又遇到了两位朝廷中的重量级人物——扶苏和李斯。
二人似乎一直在等待张夜的到来。
见到张夜走近,扶苏不禁嘆了口气,脸上带著几分歉意:“国师大人,实在对不住,即使是我也无法为你当前的困境提供帮助。”
旁边的李斯也忍不住说道:“国师大人刚才实在太衝动了。独自承担祭天大典的责任,这很有可能毁掉你现在拥有的一切。”
面对二人的友好態度,张夜並不打算咄咄逼人。
他想了想,说道:“相国大人言重了。换个角度看,如果我能独自完成祭天大典,並使其顺利圆满结束,这丰功伟绩岂不是归我一人所有?有得必有失,世间哪有十全十美的事呢?”
听了这话,李斯一时无言以对。
確实如此,
但问题在於,
现在谁都知道祭天这事犹如烫手山芋。
一个人揽下这样的责任,如果成功了自然可以获得极大的功劳,但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