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为人父的十三还是那么跳脱,一进门便先跑到我跟前来卖乖。老四跟在他身后,不紧不慢的走进来,见他弟弟这般,眼中便带起了笑意。
“见过额娘。”
我被十三拉着手,扭头朝老四点点头,自由毓秀她们预备好茶水点心送了过来。
“额娘,才进来的时候就看您走来走去的,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十三这孩子真是体贴,心也细。我只笑笑,拉着他的手一起坐下,道:
“额娘在宫里正烦闷,想着怎么就没人来瞧瞧我,给我解闷儿,你们不就来了?倒是让额娘心想事成。”
胤祥于是便得意起来,笑眯眯的抓着我的手摇了摇:
“既然额娘闷了,那今儿十三便和四哥多陪额娘一阵子。”
说着,却转头向一边正喝茶的老四道:
“四哥,咱们今儿就在额娘这儿用膳了,可好?”
老四喝着茶,却不回他话,只微微点了点头,放下茶盅,却随手拿了我几案上摆的佛经,自顾自看起来,很是悠然自得。
“额娘你看四哥,难得有空过来,倒抱着本佛经。”
十三撇了撇嘴,朝我告状起来。
“平日里也是的,每每我去找他玩儿,十次倒有九次他要推脱,对着佛经比对着兄弟都亲。”
“我宁可对着佛经,强于陪着你整日在外头野。”
老四不温不火的回了一句,依旧看他的佛经。
“四哥可冤枉我了。”
胤祥摇头晃脑的辩解道。
“我那是……体察民间疾苦!”
说出这个词后,他自己似乎也颇为得意,品味了一下,才眯着眼继续道:
“皇阿玛总教导咱们说,上位者定要能体恤下情,方可利国利民。我正是遵循皇阿玛的教诲,才总要到外面走走看看。”
说着话,眼珠子转了一转,又转向我道:
“便是佛经上,也讲要普渡众生。若连众生为何而苦都不知道,又如何普渡?额娘,儿子讲的可对?”
“十三这话倒是有几分道理。”
胤祥这话出口,我脑子却是灵光一闪,当下也笑道:
“佛经里说,观世音曾以三十二应入凡尘,为的便是度众生。达摩禅师亦是游方各处,时时以禅法教人。可见,高深的佛理倒是要走出们去的。听闻,西藏如今那位六世达赖,也是个不拘一格的高僧,爱到外面去行走。”
“哎呀,说起那西藏的达赖,额娘您还不知道吧。”
听我提起,胤祥的话匣子越发活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