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头,却看皇帝正低头沉吟,似乎犹豫了片刻,才朝我招招手,命我回到近前。
“宛儿,这事儿,朕只同你说,你听过便放在心里,再不要提。”
我听这话,心里一惊,忙更靠近些,到皇帝跟前等他的下文。
“隆福寺的那人,什么来路你也是清楚的。当日我一见之下,便觉得不是俗物。且不说他那转世灵童的身份是真是假,只看那通身的气度,比起皇家子孙来,也不差什么。”
皇帝慢慢说着,口气中颇有感慨之意。
“若按朕的本意,留他在隆福寺里修行便是了,也算是为子孙们留些福报。可他却志在江湖,只求朕放他自由,愿从此游历四方。”
我听了这话,却忍不住倒抽一口气。
皇帝不杀他已是恩惠,何况还愿留他在京。
那孩子,竟有胆子这样跟皇帝说话!
当日他坦言自己不久定能自由,竟然是早有打算了!
“要不朕说,那人不俗呢。”
皇帝见我这样,却笑起来。
“想朕自亲政一来,朝中大臣无不俯首贴耳,身边人更是从不敢忤逆。可偏偏他这般讲话,朕竟丝毫不觉得生气。想来,他那样的人品,轻灵飘逸,骨子里透着佛性,确实是云游四海的日子合适他,是以也就准了。”
什么?皇帝竟早已准了放仓央嘉措自由吗?既然如此,又为何将他安置在隆福寺呢?
许是看出我的疑问,皇帝自己解释起来:
“那人也是不俗,朕准了放他自由,他却又不即刻走,只说借隆福寺的地方暂住些日子。问他为什么,他又不说,只跟朕讲,陛下就当小僧要探讨佛法吧。”
说到这里,他自己却又是嘿然一笑。
“看他那悠然自若的模样,你说他是假达赖,朕都不信啊。”
感叹两声,皇帝才回过神来,对我正色道:
“宛儿,你心善,惦记着他,朕不拦着。你要送月饼,或找个找妥当的人送去,或是亲自去也使得。跟你说这些,便是让你知道,那人不是咱们一路的,他是闲云野鹤,自有他的去处。若你去时那人已不在了,也不必吃惊,只当没有这事吧。”
我听了皇帝的话,心下了然,当即点了点头,再不说什么,躬身退下。
回到永和宫,想了想,命毓秀将各式素月饼及素点心装了十多盒,又预备银钱表礼,第二天准备车马,亲自带着东西去了隆福寺。
到隆福寺门口,早有人提前知会了寺中主持,德妃娘娘亲自送来中秋节礼,各式素点,以供奉佛祖。
主持带着一院的僧人列队迎候,香客们倒是早早的都被打发走了。
我下了轿,虚扶一把跪地请安的主持:
“大师客气,本宫今日,只为礼佛而来,大师不必拘礼了。否则,打扰了佛门清净,倒是本宫的不是。”
说着,吩咐毓秀将带来的礼物银钱以及点心等物一并奉上。
主持自然连连谢恩,指挥着小沙弥们将东西抬下去,接着亲自迎我入寺内参拜。
隆福寺大殿内,香火鼎盛,钟鼓齐鸣,主持亲自持钟,为我诵经礼佛。
我此番前来,虽说主要是想看看仓央嘉措,可到底是以礼佛为借口,少不得在佛前三跪九叩,却也为四个儿子祈祷了一番。
佛事完毕,我便吩咐主持不必再为我劳神:
“主持大师事务繁忙,就不必在本宫这里耽搁了,本宫心中略有憋闷,想在寺内走走,疏散一番再回宫。”
我这样说了,主持自然没有不答应的,忙不迭唤来一个小沙弥给我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