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怎么说呢,也不是不能用,就是有一点点难为情。
既然是按功行赏才赐人家匾额,总得写个人家喜欢的吧,比如“明德惟馨”“禄寿双全”,再不济写个“此人最棒”也是可以的。这样仪仗队跟着游街,被奖赏之人脸上才有光呐。
司礼小太监鸣鞭开路,庄聿白端坐高头大马,胸前系上一朵大红花,在一众小乐班吹吹打打声中,由众人簇拥着向前行进。
好喜庆。
身后便是皇帝陛下亲赐给他的匾额题字,只是这会子来不及造匾,由几名小太监器宇轩昂地展开,向世人展示着皇家恩典。
庄聿白回头看了眼那横轴大展的四个大字,心中又默默叹了口气。
两尺高六尺宽的明黄色卷轴上,端端正正写着四个大字。
“喜结连理”。
半城人跟着庄聿白的游行队伍向前。知道的,明白这是皇帝恩赏游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送亲队伍。
人群中议论最多的除了“这位新封的使君,生得好生齐整,当真不是天上仙子下凡么!”便是“肥田之法能提高三成亩产,使君当真是世间难得奇才!”,零星夹杂几句“听说已经婚配。可惜了。不然这样才华横溢又样貌奇绝之人,被哪位王孙世子娶了去,也是有可能的!”
庄聿白端坐马上装聋作哑。他不知这游行队伍要闹到几时。京城各大主街都绕遍了,还不见有歇场的迹象。
前面就是御街了。今日黄榜张出后,新科进士们也是要游街庆贺。这要迎面撞上人家的队伍,就不好了。
庄聿白等不及,直接跟牵马小太监说:“我住在东城折枝巷,把我送去那里就行!辛苦各位了。”
小太监摆摆手:“使君莫急,这路线都是规定好的。游过了这御街,便送您回家。”
话没说完,御街对面的游行队伍迎面走了来,锣鼓喧天,越来越近。
跟随对面队伍的人潮,一股脑涌了过来,与庄聿白这股浪潮正正好对上。人挤人,肩碰肩,如遮天蔽日的两股喜鹊,搭出一座严严实实的鹊桥。
不用猜,对面来的一定是今岁新科状元。新科状元的含金量,庄聿白还是知道的。
寒窗十载,一朝及第,人家的高光时刻,可不能被自己给耽误了。
“快!我们让至街旁,请新科状元的队伍先过去!”庄聿白有些急了,准备调转马头。谁知对面队伍先行停了下来。
新科状元将来可是要入朝为官的,将来入翰林进内阁,一步步高升上去,做到内阁首辅之位也未可知。我一个平头老百姓,今日若抢了人家风头,将来他发迹了,动动小手指,自己吃不了兜着走。
那牵马小太监却不为所动,前面奏乐扬鞭之人,见状元队伍停在跟前,更起劲了。
一个个祖宗!
逃吧!惹不起,还躲不起么!
三十六计走为上,庄聿白准备翻身下马,往人堆中扎去。
谁知一条腿还未落地,忽重心一空,被人打横抱进了怀里。
庄聿白并未挣扎。手臂力度、胸前温度,以及熟悉的气味,让他立马猜出来人是谁。
他抬眸朝他脸上看去,怯生生的目光,撞进孟知彰那黝黑深邃的眼眸。
“孟知彰!我们快走!挡着新科状元的路了!”
“怎会挡路?”孟知彰微微一笑,“新科状元说了,他家夫郎选哪条路,他便跟定哪条路。”
第215章春闱(三)
辰时三刻,冉冉紫气升于宫禁之上。传胪大典即将进行。
紫宸殿前,代表至高皇权的卤簿大驾,郑重设于庭内。旌旗猎猎,车马昭昭,威严隆重,荣耀华贵。
丹陛大乐,只有皇家盛大典礼时方会使用的奏乐,此刻正以其庄重典雅之声,与整个大恒子民一起期待着本次科举大魁之首的揭示。
紫宸殿内,皇帝赵真端坐龙椅,钦点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而后当着群臣之面,唱出三人名姓。
大恒历来文治天下,三年一大考,举国选出这几百名仕子,自当给予极高的尊荣。
“一甲第一名,东盛府暨县孟知彰,赐进士及第!”
“一甲第二名,新和府赵县王之琳,赐进士及第!”
……
阖门承接,阶下卫士听闻,齐声高呼,传名至乾兴门外候场的诸位进士。